福建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福州长乐猴屿洞天岩,传说因猴子多而得名且
TUhjnbcbe - 2023/3/27 18:35:00

哈喽,大家好,我是70后贵州李哥在福建。在福州市的长乐区,坐路公交车沿闽江口南岸最北端岸边去潭头的路边,离长乐市区15公里,有个国家3A级景区叫做猴屿洞天岩。据说因猴子多而得名,并且有八仙走过的仙人桥。有时间很想去看看。

路公交车经过猴屿洞天岩站点,右边上山就是景区,路上方立着一块很大的巨石,石头上刻着猴屿洞天岩5个红色大字。沿着石阶路开始往上爬,就会看到石头路面刻有铁拐李留下的大赤脚印。稍微仰起头,就了屏山寺山门。屏山寺山门呈扇形的门楼上建有城垛的城墙,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这一段城墙昭示着明朝倭寇侵扰,猴屿人民奋起抗倭的悲壮历史。山门的位置低于江边的鸡笼山,其特别的含义在于今日郁郁葱葱的鸡笼山就是当年戚家军营寨的遗址。屏山寺山门有两个,右边个是上山入口,左边个是下山出口。

山门外有对石狮子,石狮子前面立有郑丙塑像。南宋孝宗淳熙十年(癸卯年)至光宗绍熙元年(庚戌年)间,年近古稀的吏部尚书郑丙寄情于屏山的碧水丹山中,遂以岩为屏,倚山建寺,取名屏山寺。绍熙四年(年),郑丙辞官归里,归隐猴屿,并在屏山寺的右侧筑碧玉轩,欣然写下了“长安回首远如天,解榻祗园百病痊。身世本来如寄尔,佛僧同往更悠然。筼筜千个不受暑,岩桂一枝或自妍。长与高人伴幽独,粥鱼斋鼓度流年”的诗句。郑丙故后,屏山寺几经兴废,在清嘉庆十年(乙丑年)由郑氏裔孙重修,近年又由旅美里人杨水英女士发动海内外乡亲献资重建,使其重焕光彩,景致宜人。

踏入屏山寺山门,一路参天古树,郁郁葱葱。绿荫如盖,树嘉花娇;山上岩石怪异,肖形状物,妙不可言。首先是仙人桥,是人们必经之处。传说仙人桥是八仙来过的地方,结构精美,造型独特。人们到猴屿洞天岩屏山寺游玩,必须要仙人桥走走,希望能给自己带来好运,希望沾一沾仙人的仙气。

仙人桥旁边就是一岩两树。在洞天岩景区的半山腰上坐落一块大石头,上面同时生长着两棵不同品种的榕树。两棵品种不同的连根榕树一雌一雄,竟然生长在同一条岩缝中,像一对不同肤色的情侣,依偎在一起互诉衷肠。的书法家在岩石上刻有“一岩两树,同根并茂”八个字。深深表达了猴屿华侨们虽在异国他乡却情殷故土。心系桑梓的爱国情怀。

仙人桥周围就是仙人洞、状元洞、状元帽、熨心石、疑云桥等景点。还有就是屏山寺。屏山寺占地平方米,为宋孝宗年间名臣吏部尚书端明殿学士郑丙所建。此后代有英贤齐心扩建,寺前岩石横列如屏,壁立数丈,寺因此而得名。大雄宝殿,天殿,观音阁,仰佛堂等皆依山就势而建,匠心独特,巧夺天工。

山顶的“月光岩”由两块天然巨石相依而成,顶部连为一体,平坦而宽阔。站在岩顶,四周美景,尽览无遗。夜间与明月遥相呼应,皎洁月光呼应之下,银星点点,若隐若现,胜似仙境。站在山顶的“月光岩”上,举目远眺,远处是万亩滩涂、百舸争流,近处则楼墅纵横、鳞次栉比,典型的滨江风光尽收眼底。傍晚时分,看夕阳西下,月亮缓缓升起,感受着微微的江风,仿佛便拥有了整个世界。

怎么样,这么美丽而胜是仙境的地方,喜欢吗?欢迎评论区留言。

1
查看完整版本: 福州长乐猴屿洞天岩,传说因猴子多而得名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