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素有“股神”之称的海螺水泥(.SH)(.HK)在资本市场上又有了新动作。日前,联交所权益披露资料显示,海螺创业(.HK)获海螺集团多笔增持,增持后,海螺集团持股数目为万股,持股比例已至5%。
消息面上,海螺创业成功分拆海螺环保(.HK)至联交所主板上市,后者系国内的水泥窑废物处置服务商。同时,公司计划至多用约5亿元在公开市场购回股份。截至年底,公司实现收入83.50亿元,同比增长26.43%;权益股东应占主业净利润2.90亿元,同比增长4.86%。
对此,市场猜测称,本次增持或出于海螺集团或海螺系内的整体战略考量,考虑到本次海螺集团对海螺创业的持股比例已达5%,后期进一步增持的概率较小,海螺创业无实际控制人的状态或将维持。
不过,除了对海螺创业的增持,笔者还发现,海螺水泥对近日刚刚登上资本市场的海螺环保同样“出手频频”,甚至“出手更大方”。
联交所资料显示,海螺水泥通过近期对海螺环保的多笔增持,目前共持有海螺环保.89亿股,占海螺环保总股本的0.33%。
如果说海螺水泥增持海螺创业系基于集团的整体战略考量,那么增持海螺环保则夹杂着一些自己的“私心”。
众所周知的水泥窑协同处置业务是水泥业的衍生业务,水泥窑废物处置技术是利用水泥的生产过程对废物进行协同处置。相比新建一个垃圾焚烧厂,水泥窑协同具有投资少、运行费用低、不涉及占地、敏感的选址问题等优点,这是水泥企业做固废业务的先天优势。
而海螺环保正是中国使用水泥窑技术处理固废危废服务的供应商,自成立以来坚持走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路线,打通处置最后一公里,真正做到了固危废“吃干榨净”零填埋。-0年,公司分别实现营收3.97亿元、7.38亿元及.44亿元,复合年增长率高达69.8%,远高于中国水泥窑处理市场年增长率的58.9%。
数据显示,截至0年底,按正在营运中的处理能力计算,海螺环保的水泥窑处置能力占国内水泥窑处置市场总份额的约2.7%;按处理量计算,则占市场总份额的约3.%。
可以说,此次海螺水泥对海螺环保的增持,为水泥窑协同处置这门生意留足了的想象空间。
多年投资鲜有失手海螺水泥九年投资收益70亿海螺水泥从一家小型水泥厂到如今超亿市值的水泥龙头,对外投资鲜有失手被大众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