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福建医科大学叶为民教授团队根除幽门螺杆菌
TUhjnbcbe - 2022/5/6 16:22:00
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是胃癌发生的最常见危险因素。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已经开展了多项随机对照试验以探讨H.pylori对胃癌的预防作用。然而,由于研究人群、研究样本量、随访时间以及研究对象基线时胃黏膜病变程度等情况的差异,导致胃癌风险降低幅度的不一致性,甚至在一些研究中并未发现H.pylori的保护作用。于年在中国南方胃癌高发区福建长乐进行的随机对照试验,经7.5年随访发现接受H.pylori治疗与接受安慰剂治疗的两组人群的胃癌发生率相似,仅在无癌前病变的携带者中发现H.pylori可显著降低胃癌的发生风险。近日,福建医科大学叶为民教授团队在Gastroenterology上发表了题为“EffectofHelicobacterpyloriEradicationonGastricCancerPrevention:UpdatedReportfromaRandomizedControlledTrialwith26.5YearsofFollow-up”的研究。该研究报告了上述长乐随机干预试验为期26.5年随访的更新结果,以评估H.pylori对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长期影响。

该研究于年共纳入符合条件的例无症状的H.pylori感染者,随机分为H.pylori治疗组(n=)和安慰剂组(n=),并随访至年12月,主要结局是胃癌的发病率,总死亡率和特定原因死亡率为次要结局。

在26.5年的随访中,治疗组的21名参与者(2.57%)和安慰剂组的35名参与者(4.31%)被诊断出胃癌。与安慰剂组相比,接受H.pylori治疗的参与者胃癌发生率降低(风险比
=0.57,95%置信区间[CI]:0.33-0.98)。在基线时无胃部癌前病变者(HR=0.37,95%CI:0.15-0.95)和无消化不良症状的研究对象(HR=0.44,95%CI:0.21-0.94)中观察到风险降低更为明显。此外,与安慰剂组名持续感染H.pylori者中观察到的32例胃癌相比,治疗组成功H.pylori的名受试者中仅发现16例(HR=0.46,95%CI:0.26-0.83)。然而,两组之间在任何死亡率终点结局均无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

综上,这项工作阐明H.pylori对高危人群中胃癌的发生具有远期的预防效果,特别是对于基线时无胃部癌前病变的感染者效果更加显著。该工作呼吁在高危人群H.pylori,并进一步强调了对失败者进行再治疗或防止再次感染的重要性。

Graphicalabstract

作者简介:

福建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博士生鄢灵君和长乐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陈英为本文的共同第一作者。福建医科大学叶为民教授、长乐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陈建顺主任为本文的共同通讯作者。叶为民教授团队长期从事肿瘤病因流行病学与防控研究,特别是对鼻咽癌,食管癌,胃癌和胰腺癌开展了系统研究。在国际期刊上共发表研究论文余篇,任40几种国际学术刊物及多个国家与国际基金委的评审员。

更多详细内容,可“阅读原文”。

原文链接:

1
查看完整版本: 福建医科大学叶为民教授团队根除幽门螺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