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岁的北理,期待18岁的你
“北京理工大学在81年的办学历程中,坚持听党话、跟党走,传承红色基因,形成了独特的精神气质和文化内核,走出了一条中国共产党创办和领导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的“红色育人路”,矢志国防、服务战略的“强军报国路”,开放包容、交叉融合的“创新发展路”。在新起点新征程上,学校将按照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三步走”战略目标,精心培育一流人才,赤诚创造一流贡献,奋力建设一流大学,朝着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迈进,续写新的辉煌。”
——北京理工大学校长张军
北京理工大学年诞生于延安,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学,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历批次重点建设的高校,首批进入国家“工程”和“工程”,首批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行列。毛泽东同志亲自题写校名,李富春、徐特立、李强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先后担任学校主要领导。学校现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全体师生员工正对标国家“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全力朝着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目标迈进。
学校概述
学校现设有19个专业学院、9个书院以及前沿交叉科学研究院、先进结构技术研究院、医工融合研究院等教学科研单位,工程、材料科学、化学、物理、计算机科学、社会科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先后进入ESI国际学科排名前1%,其中工程、材料科学两个学科进入前1‰。近年来,学校结合传统优势和长期发展需要,重点建设“5+3”个学科群——“高效毁伤及防护”学科群、“新材料科学与技术”学科群、“复杂系统感知与控制”学科群、“运载装备与制造”学科群、“信息科学与技术”学科群和“特色理科”学科群、“医工融合”学科群、“军民融合与创新发展”学科群,形成“优势工科引领带动、特色理科融合推动、精品文科辅助联动、前沿交叉创新互动”的学科整体建设布局。
师资力量
学校现有教职工余名,汇聚了27名两院院士、40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名国家级教学名师等高层次人才和5个国家级教学团队、5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10个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拥有2个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9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及工程研究中心、6个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
毕业生去向
我校年度QS全球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排名位居前列,在北京市仅次于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排名第三。在年“史上最难就业季”中,全员就业率高达95.1%,在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中位列第三。近三年我校本科毕业生一次性就业深造率为98%,研究生就业率近%,其中近70%的毕业生到国家重点建设行业、重点部门、重点单位和世界强就业。本科毕业生整体深造率超65%,其中年去往国内一流大学建设A类高校就读人,去往国外世界大学排名前的名校就读人,占比相较于前一年都有所增长。
培养模式
学校致力于培养“胸怀壮志、明德精工、创新包容、时代担当”的领军领导人才。在建校80年以来的30余万毕业生中,有李鹏、曾庆红、叶选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余位省部级以上党政领导和将军;有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王小谟、我国第一艘核潜艇总设计师彭士禄等40余位院士;有各个行业、各个层面的大批领袖人才和优秀建设者,被誉为“红色国防工程师的摇篮”。
对外合作
面向国际,学校已经与6大洲75个国家和地区的多所高校签订校级合作协议,与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亚琛工业大学、俄罗斯鲍曼国立技术大学、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日本东京工业大学、以色列理工大学、美国伊利诺理工大学等70多所合作院校设立学生交换项目,形成人才培养国际化的全球网络。
来自学长学姐的寄语高三将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攻坚战,面对一座座困难的“碉堡”,面对一排排挫折的“铁丝网”,需要的是锲而不舍的韧性,百折不挠的坚毅,“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自信。不必计较一时一事的得失,谁笑到最后谁将是最后的赢家。高三需要良好的心态。心晴的时候,雨也是晴;心雨的时候,晴也是雨。既然心情的晴雨冷暖取决于自己的心态,那我们就要学会调整,敢于面对,为自己的心营造一片欢乐、希望的绿洲。勿以一时的成功而沾沾自喜、忘乎所以,也不要因一时的失利而怨天尤人,更没必要让“成者为王,败者为寇”的世俗偏见把自己搅得心烦意乱。用理智梳理自己心灵的长辫,盘点一下自己知识的仓廪。在题山书海中倾听属于自己的声响,在一次次测试的跌宕起伏中品悟失败不代表终结的哲理。在风雨中坚信自我,不断前行,前方终会有美丽绚烂的彩虹!
——陈宇轩厦门一中
引用一句名言:“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学习充斥着生活每一个方面、贯穿着生命的始终。学习不是单纯为了别人或是什么其他外在的东西,只有学习,才能提升自己的能力,不止学习课本上的知识,在实践与被指导的过程中也可以获得许多有用、有趣的知识与经验。当然,高中的主要任务就是学好高考要求的内容,希望你们能把握高中每一点提升自己课内知识掌握能力的时间,抓住高考的机会,鲲鹏展翅,一跃千里。请你们相信,你现在努力奋斗的每一秒,都是未来自己的幸福源泉;你现在遇到的每一次的挫折,都会化作助你飞翔的劲风。同时,无论现在的你是春风得意还是失落焦虑,珍惜现在的时间,找找生活中让人快乐的事情,接受自己的不足与平凡,努力奋斗,不负韶华。这是青春最美的色彩!
——杨罗婕厦门外国语中学
学弟学妹们大家好!我是来自北京理工大学20级电子信息实验班的吴德跃。作为18年土生土长的福建孩子,在北理求学的第一年里,一切新鲜,万物迷人。亲爱的北理就像是一位考虑周到的母亲,不仅有丰富的饮食和友好住宿条件搭配,让离乡求学的孩子感受到了她的温度,更有良好的教学条件与积极的学习氛围交织,引领渴望知识的孩子找寻星辰大海。在这个大家庭里,能够与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相识、相处,感受丰富各异的文化,沉溺于青春灵动的校园气息,享受属于这个经纬度的蓝天。“乾坤未定,你我皆黑马,愿你逆转乾坤,黑马入云踏歌行,扶摇九天瞰天地。”在最后的这一段时间里,用自信和从容做你们最锋利的武器。相信自己,相信汗水!高考加油!
——吴德跃莆田一中
亲爱的学弟学妹们好,我是福州一中20届毕业生,现北京理工大学睿信书院大一学生蔡泽卓。年的爽朗金秋中,18岁的我与80岁的北理工结缘。在北理经历了近一年的学习,我感到北京理工大学是一个开放包容的大平台。在校园中停放的坦克,北湖上的廊桥栈道,湖边优雅可爱的大鹅,将优渥独特的校园环境反应在我们眼前。“德以明理,学以精工”的校训彰显着她严谨育人的态度。清清的延河水,映照着她的红色情怀。在北理,我每天奔赴与教学楼之间上课、自习,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与同学朋友们一起参加体育锻炼,强健体魄。课余时间,我还参加了独立音协的乐队和校合唱团,用艺术丰富校园生活,也将理工科严谨的态度带到音乐中。在学习生活中,我遇到了很多优秀的老师给予我指导,还有友善热情的同学和前辈们一起交流,使我在学习、生活、兴趣爱好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希望这个九月,我们能在北理湖畔的金秋落叶中相遇。
——蔡泽卓福州一中
学校基本信息
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