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福建牛田龚氏历史名人简介
TUhjnbcbe - 2021/3/22 4:05:00
白癜风吃什么药好得快         http://pf.39.net/bdfyy/qsnbdf/160304/4780765.html

龚氏网.龚国林创立于年

世界龚氏联谊交流新媒体,传播龚姓文化

福建牛田龚氏历史名人简介

福建牛田龚氏历史名人简介

一、龚姓溯源

关于龚氏的来源,所有古籍的记载都异口同声,看法一致。譬如,《古今姓氏书辨证》指出:其先共氏避难,加“龙”为龚。《姓纂》则指出:“共工后有共、龚二氏”。《万、姓统谱》也指出:“龚氏之先共氏,避难加“龙”为龚,望出武陵。一说,黄帝臣共工司水土,子句龙继其职,其后为龚氏。据此,龚氏是以祖先的官职及名的一字组成的。汉有龚选,为武陵堂。龚遂,为渤海堂。

共工氏,是上古时期一个几乎与黄帝的姬氏之族分庭抗礼的显赫家族。相传上古时期,黄帝大臣共工,专门管理水土,子句龙继承父职,因治水有功,被封为“水神”。四千多年前,后被与兜、三苗、鲧列为“四凶”之一,被圣君虞舜流放到幽州(今河北北部、辽宁一带。即今北京市密云县钟落潭镇之密云水库里面的“土城子”,就是当时“共工城”的遗址。经考古发现,距今已有四千一百多年之久)。并且开始以单字的“共”为整个家族的姓氏。然后,经过了若干年代,他们为了避仇,又分别巧妙地改变了自己的姓氏,有的在原来姓氏“共”的左旁加上三点水,变成了洪氏;有的则在共字的上面加上一个龙字,成为了龚氏。

得姓始祖:共工。共姓,是为了避仇,有的在“共”字上加一个“龙”字,成了龚姓。而龚姓,则是以祖先的官职和名字中的一字改造而来的。龚姓以共工治水有功,而引以为荣。同时,又不忘自已的祖先,故尊其为得姓始祖。

龚氏源自上古共工氏,由上述的文献看来,是丝毫不容置疑的。同时,在过去漫长的好几千年时间里,也一直未曾发现他们有被外族或外姓所冒姓的记录。因此,龚氏可以说是一个一脉相传,血统单纯的大家族,所有姓龚的人,不管身处天南地北,统统都是不分彼此的一家人。当然,龚姓男女之间的论婚娶,也是一向不被允许的。

由此看来,长久以来在中国各地一直都是族大人众,很有名气的龚、洪二姓,实际上就是系出一源的同一家人,彼此间的关系亲密异常呢!

龚氏,正跟他们谊属兄弟的洪氏一样,过去的两千多年以来,一直是以较南方的苏、浙、皖、赣一带为繁衍中心,并且很早便播迁到了闽、粤之地。这一点,可以从历史上和现在,都能找到许多具体的证据。

二、入闽龚氏始祖与福建牛田始祖

“牛田龚氏家谱”记载着中华龚氏源流最长而家史族脉可考详实的望族。

尊祖敬宗,是做人之本,为人子孙,应时刻紧记。

唐代入闽龚氏始祖泉山公,名肃,字国瑞,号泉山公。生于唐朝公元年,逝于年),原籍冀州,登大中辛未进士,佐仕乾元,官辅阙谏议大夫,为谏迎轩辕道士,被黜,因荐授建安令。启我族千秋万代。

金部公,愈曾祖焉。讳器,名辉,又字有成,延朗其字,官讳晖焉。登熹宗乙未进士,由金台员外郎,位至丞相,进阶正二品赠光禄大夫。

仲淹公,愈之祖焉。讳曰顒。天成进士,光禄大夫。昭宗天福间,授单州鱼台令,别号鱼台翁,进阶正二品赠荣禄大夫。

父虞部公,讳曰琪。季燔字异。又字质美,资善大夫,参知政事。封武陵郡公,食邑千户。

四世单传,子裔单薄。幸赖祖德深厚,皇天护祐。

至越国公(虞部之子),名曰愈,字小韩,号尧夫,行胜一,系出闽之邵武府光泽县牛田里狮子楼前,生唐熹宗光启丁未()三月十三子时,居狮子楼前,与子勖登后唐庄宗同光元年(年)癸未同榜进士,以御史奉使于汉,不辱君命,得升少卿。未几,旨征闽皆获捷,进职兵部尚书。广顺二年壬子(年)八月,转礼部尚书,翰林兼太

子太傅。显德六年己未(),封上国柱越国公,赐紫金鱼袋、九锡,食邑一千八百户。赐金书铁券,诰敕十二道,荣膺五子一孙,准敕坊有“东宫羽翼,一手擎天”八字。宋开宝八年年十一月,公知天命有归,劝主李煜并以书招四子归宋。十二月,蒙太祖诏封公江南国公爵,置之闲散。南唐禅位,诰赠朝议大夫。上恩封三代,下追赠三代,子勖特授秘书监,慎仪兼侍郎职,仍镇歙州,保贞授大理寺丞,耀卿授礼部侍郎,均授其官职爵位。五子俱官,史册皆志。

何氏(授正一品庆国太君夫人)生十九郎勖、二十郎慎仪。

宋氏(封越国夫人)生廿一郎保贞、廿二郎耀卿。

黄氏(封庆国夫人)生廿五郎定言。

五子:长勖,字勉之,号元晖。次耀卿,字晦之。三保贞,字正之。四慎仪,字世则。五定言,字德安。派分仁、义、礼、智、信五房。其后之子孙,枝繁叶茂,文人继起,英才辈出,遍布大江南北,成为姓氏名门旺族。

五世祖愈公,字小韩,号尧夫,生于唐熹宗光启丁未(公元)年三月十三子时,南唐庄宗同光元年癸末(年)进士,以御史奉使于汉,不辱君命,得升少卿。未几,领旨征闽皆获捷,进职兵部尚书。广顺二年壬子(年)八月,转礼部尚书兼太子太傅。显德六年己未(),封上国柱越国公,赐紫金鱼袋、九锡,食邑一千八百户。敕赐誓书铁券,诰敕十二道。荣膺五子一孙,准敕坊有“东宫羽翼,一手擎天”八字。宋开宝八年年十一月,公知天命有归,劝主李煜并以书招四子归宋。十二月,蒙太祖诏封公江南国公爵,置之闲散。南唐禅位,诰赠朝议大夫。上恩封三代,下追赠三代,子勖授秘书监,慎仪兼侍郎职,仍镇歙州,保贞授大理寺丞,耀卿授礼部侍郎,均授其官职爵位。

淳化三年(),知单州石文定著其状曰:“公之发身则御史为始,公之垂世则越国为之终。自身而溯之下,孙支虽不胜数,而子五人、孙二十七人、曾孙九人,或由名成,或由荐举,皆登科第,为儒为士为官,隆隆继起,大宋一朝传为佳话。皆公所目见,而亲睹者也,门第之盛古所未有矣;自身而溯其之上,则高祖泉山、曾祖金部、祖鱼台、父虞部,无不秉政,无不著绩,皆公所承休邓绍美者,继述之美古所仅有矣。何也?慎仪肇造香严、死于王事,谁不颂公之有子?颖夹辅新邦、简击逆贼,谁不庆公之有孙?公有内助黄氏,乃邹镇将之甥、而固院安抚使之女也,奉上特恩,赠封庆国大君夫人,厥宠至矣。今香严所立,庙貌赫然,可无词以纪之乎?爰命工刻石竖之于左,留于世世云。”

元宗赐公铁券铭:定闽广,惟尔功。辅朕子,惟尔能。诸臣内,谁此踪。矢誓后,永无穷。

《迁太傅诰》:“奉天承运皇帝敕曰:爵重则劝,功高必赏,自古以来未以改也。司马太尉,仪同三品。龚愈懋著武功,诞擅文誉,端雅可为表式,沉默堪挽浮夸。爰现德器之隆,足拟保傅之任,特迁尔礼部尚书太保太傅。诏命到日,速为就职,无违联意,尔其钦哉!奉制如右,符到奉行。

恩封三代:赠曾祖延朗公前金部员外郎中龚辉进阶正二品光禄大夫;赠祖仲淹公前单州鱼台令龚顒进阶正二品荣禄大夫;赠父季燔公前资善大夫、参知政事龚琪进阶正一品武陵郡公(老谱按:武陵之郡自公始)。”

冯延巳赠征闽诗:“文武双全无与敌,投降百万庆生存。旗悬大星辰照,剑舞当时天地尊;郊内未闻有震吓,闽中惟见登祥恩。功高巳卜贻谋子,永播余波及耳孙。”

皇甫晖赠升太子太傅诗:“小韩志气原超远,少海澜回效日周。备极遭逢恩独大,殚虑底蕴意全收;夔龙日绕星辰地,雕鹄凤蟠海岱秋。夹辅东官加显任,十分春风到樵丘。”

刘仁赡赠越国公职及誓券诗:“圣主殊恩已独中,誓书铁券自相亲。皇朝齐灿金虬影,空谷谁传白驹音;爵受公候难与侣,诰封越国转增新。攻超千古苍生望,万代庆流洵有因。”

颂联:东宫借辅导而成德快睹少海添澜,北阙赖筹略以建功忻见朗月生辉。

生五子,派分仁、义、礼、智、信五房,时为望族。愈公后裔分枝散叶,遍布全国各地及世界各国。

长子勖,字公勉,一字子循,号元晖,行建一,为牛田仁房祖,登同光癸未进士。京兆判官,特授秘书监,宋赠朝请大夫。

次曰耀卿,字朝明,号用辉,后唐末天佑二年(年)乙丑十二月十四日戌时生,为牛由智房祖。博学多闻,轻财重义,唐末进士。保大年间,举于乡,初仕南唐,为绥安令。门下群役,毫不敢横犯,由于他管理有方,使得坏人敛迹,人呼为刚正不阿的铁使君。归宋授司户参军,以子询贵赠礼部郎中。

三曰保贞,唐末进士,仕南唐,官任财演镇长,升任永安军尉,归宋为大理寺丞,以四子皆贵封殿中丞。

四曰慎仪,登后唐明宗长兴辛卯()进士,南唐兵部尚书,授洪州推官,勤政殿大学士,礼部侍郎,年为歙州刺史。年归宋任谏议大夫,检校太保御史,上柱国,

赠紫金鱼袋,总管歙州诸军事兼歙州刺史,赐誓书铁卷。奉赐刘银,囚屈他邦。燃顶点祷,徙居寺场。香严佛刹,福建王堂,再督歙州,卒遇卢绛。慎仪后裔,散处苏江。

五曰定言,字公信,号君慎,居幼故人号为少七,行建六,为牛田信房祖寿二公。后周世宗荣显德四年年丁巳四月二十日未时生,始官都尉。端拱二年()因侄龚颖入汴京陛见太宗,以茂才授卫尉簿转宗正簿,清廉足异。淳化元年()壬辰以药阜城有功,特晋右丞卫尉上卿,以次子纪贵,赠屯田员外郎中书侍郎,授南京中军都督。

龚愈生五子二十七孙,皆登科第,为儒为士为官,大宋一朝传为佳话。此后龚肃族支瓜瓞绵延,枝繁叶茂,子孙后裔遍布大江南北、国内海外估计多万。在福建的龚氏群居的族谱中,至今还保存历代编篡族谱(宗谱世系可循)、祖坟、祠堂、家庙、族人习俗文化根的痕迹,从目前收集的全国各地的提供的龚氏谱牒中,还没有发现比入闽龚氏始祖泉山公派衍更早的家族史料记载了;因此它成为全国龚氏家族研考家族史的活标本!

三、湖南常德愈公出自于十万公

[转]宗瑞公长子荣公家谱(湖南常德)-4-:57

箕子:字胥馀,商人也,周武三访洪范九畴后,敕封朝鲜越二十七世生际元、际诚、际征。

际元:字共叔,周人也,使周受封供丘,因地赐姓龚,生坚。

坚公:周人也,仕晋为大夫,数传至汉昭帝时,徙居山东济南府金乡县,历9世,传遂和选二子。

遂公:字少卿,汉宣帝时,为勃海令,并加封为都尉史。传子三:圣、涵、章。

选公:汉县令,越五世,生胜、舍、金(麟):(舍公:通五经,为鲁时教谕。)

圣公:列部位。

涵公:列部位。

章公:医院。

胜公:字君宾,彭城人三举孝廉不就,哀帝拜为谏议大夫,王莽秉政弃官归隐,莽安车徵之,胜不肯以一身事二姓,不食而卒。

舍公:字君倩,号金楼子,以鲁诗教授,见蛛结网有虫触之死,遂叹仕宦为人之网罗,挂冠而退,与胜相善名节并著,人称之为楚两龚。

麟公:(也称“金公”).仕汉,越6世(不详)后,传信。

信公:晋教授,历经9世(不详),(约公元-年)传忠。


  以上之祖世次迷茫,不便列派,后之览者不无华黍南阶之感,但可仿左史夏五郭公之例,传而仍阙,阙而仍传,不传而传已耳,传至豫章老谱所载之忠公以下,其历代世系及生、殁、年、月、葬所山向,方有实据即按之通谱,亦不甚悬殊,兹特疑以传疑,信以传信分别派次详载于后。 

一世

忠公:字维城,隋太尉,为避炀帝之乱,由豫章吉安府吉永县拖船埠举家入闽,居建宁府松溪县,遂为闽始祖,南朝陈永定三年(公元年)已卯生,唐贞观六年(公元年)壬辰薨,寿七十三,葬松溪县城西五里排九龙岗甲庚方向,妣谌氏:生殁失考,葬合夫冢同向。有二子:宏开、宏远。

二世

宏开:生殁失考,葬同父山同向。

宏远:唐朝人,为参军,隋开皇六年(公元年)丙午生,永徽二年辛亥薨,寿六十六,葬松溪县杨柳坪。妣陈氏:生殁失考,葬同夫山:德昭、敬昭、余三子失考。

三世

德昭:宏远长子,唐教授,武德三年(公元年)庚辰生,天授二年辛卯卒寿七十二,葬松溪县西门凤形乾巽向。妣薛氏:生殁失考,葬合夫冢同向。生子三:明、杰、裕。

敬昭:生殁葬失考。

四世

明:生殁葬失考。

杰:生殁葬失考。

裕:卫尉少卿,生殁失考,葬杨柳坪。妣魏氏:生殁失考,葬夫山,生子一:闵。

五世

闵公:为县丞,生殁失考,葬峡山子午向。妣魏氏:生殁失考,葬杨柳坪丑未向。有四子:孟和、季和、伯和、仲和。

六世

孟和:生殁葬失考。

季和:生殁葬失考。

仲和:安我雍,生殁失考,葬杨柳坪。妣苏氏:生殁失考,葬同夫山。生有九子:叔琦(余不详)。

七世

叔琦:官广东广州府连州阳山县令任,故葬闽省九龙岗祖山。妣戚氏:生殁失考,葬岚岭。有一子:辅明。

八世

辅明:安治斯,生殁失考,葬五龙堤。妣冯氏:生殁失考,葬同夫山。有三子:九万、十万、百万。

九世

九万:生殁失考,葬同父山。子一:朝。

十万:为闽邵武府光泽县教谕,唐.大中十二年(公元年)戊寅生,景福元年(公元年)壬子五月二十卒,葬县城西牛田里,年三十五,其子愈因守父墓,遂由闽省建宁府松溪县而迁家于世焉。妣张氏:生殁失考,葬同夫山。有一子:愈。

百万:生殁葬失考。

注:溯至愈公,其后相同。

龚愈传

宋光禄大夫、礼部尚书,太子太傅、越国公龚愈(光启丁未年年至太平兴国丁丑年),字小韩,号尧夫,他是汉朝水衡都尉少卿龚遂的后裔。在水衡都尉少卿之前,有个叫龚奋的人,任常山都尉。其后又有龚胜、龚舍两个人。晋朝至宋朝的史书记载的人有:龚壮、龚元之、龚颖和龚祈等人,他们的世系目前已无法考证。可以考证的人是从泉山公龚凤开始的。龚凤是越国公龚愈的高祖,名肃,字国瑞,冀州人。为唐登大中辛未进士,授以牢卜阙(中谏)。宣宗曾下诏迎接惠州罗浮山轩辕道士,龚凤上奏说:“这些道士求仙纯属虚无,怎么可以降自己至高无上之尊严,而跪着迎候他们呢?”皇上大怒,罢去他的职位。但事后不久,又因为于延陵上书推荐,龚凤被授以建安县令之职。

杜宣猷当时任福建观察使,他派人去建安祭祀王宗实的祖墓。使者向龚凤索要祭物。龚凤拒绝说:“虽然杜观察是朝廷命官,但祭祀祖墓是私人的情义,我这个国家的小官

不敢苟私情。”杜宣猷知道后很生气,想加害凤,而凤公随即去世。

龚凤的儿子龚辉,(官名:金部公),字延朗,乾符己未年进士,被推荐升为金部员外郎。

龚辉的儿子龚顒,字仲淹,被推荐为单州鱼台县令。

龚顒的儿子龚琪,(官名:虞部公),一字季燔,又字质美,官居资政大夫参知政事之职。自泉山公到参政公,都住在福建之光泽。这些事都见于旧传。

越国公龚愈是泉山公的玄孙,刑部公的曾孙,鱼台公的孙子,参政公的儿子,出生于唐光启丁未年()三月十三日。在出生前的晚上,母亲吴氏梦见了韩愈对她说:“你们的祖先批评迎接道士,这与我批判迎接佛骨是一个道理。”于是,在吴氏生了一对双胞胎之后,给他们取名,一个叫龚潮,是龚愈的哥哥,夭折了;另一个就是龚愈,是参政公的小儿子。龚愈喜欢读书,尊崇儒学,举止端重,寡言少语,很少说笑。他于后唐同光元年()入仕,为官时长期没有调动。直至保大丙午年(),他才因为父亲的军功而受到重用。也就是在这一年,他的父亲,参政公突然死亡。龚愈请旨回家办理丧事,但元宗皇帝不予准许。丁未年()二月刘届即皇位,七月龚愈以御史身份与皇甫晖前往晋阳祝贺。后汉主刘嵩见龚愈仪表堂堂,思维敏捷,言词清晰,很是欣赏。于是他在回复龚愈的书信中称赞龚愈是介贤士。元宗很高兴,因此提拔龚愈为太常少卿,十月又任命他为监军,与招讨使张彦卿一同出征福州。攻克了福州之后,他们乘胜追击又拿下了漳、泉等州。为此,张彦卿被晋授为楚州防卫使,龚愈也被授以兵部侍郎之职。

五代十国南唐保大十年(壬子)六月,皇上要给太子选老师,在大殿对孙晟、常梦锡等人说:“太子渐渐长大了,应当给他选择一个品行端正的老师加以辅导,你们认为谁可以胜任?”孙晟、常梦锡一致回答说:“龚愈最合适。”虽然龚愈一再推让,但是没有得到准许。当年八月龚愈被授以礼部尚书兼太子太傅。南唐显德六年(己未),皇上赐给他金书铁券一章,诰身十二道,并且封他为越国公,食俸禄户。皇上颁赐功臣世代享受的铁制的契券上写有:平定闽广,是你的功劳;辅导太子全是你的大功,在群臣中谁能比你的成绩?你的俸禄赐有铁契保证永远享用。

北宋开宝八年()乙亥十一月,江南后主李煜归顺宋朝。龚愈和他的五个儿子也随之归宋。归宋后,他时常感伤自己失去了权力,叹息道:“难道我要做魏国的司马孚吗?”十二月,宋太宗赏识龚愈对后主李煜的忠心,下诏恢复他以前的爵位,且允许他回到原府。

北宋太平兴国二年丁丑()九月,龚愈逝世,终年九十一岁,葬于药村龙冈脊。

龚愈的五个儿子是勖、慎仪、保贞、耀卿和定言。

龚勖(-),一字公勉,又一字子循,号元晖,是越国公同榜进士,做京城判官,保大十四午(),被授以秘书监职。他跟随司空孙晟出访后周,后周主因为他们没有隐去自己的皇帝年号,想治他们的罪。孙晟决心以死殉国,龚勖也正义凛然,据理力争。后周主对曹翰说:“他们真是忠臣啊!”于是就下令赦免他们回归。在归宋以后,龚勖被赠为朝清大夫,端拱元年()逝世,终年八十三岁,葬于乌兜山。

龚耀卿(-),字公贵,一字用辉,又一字朝明。博学多才见识广,而且轻财重义。有叫宫胜的两兄弟,为了争夺财产而不惜互相算计。龚耀卿把自己的东西拿给他们,这让他俩感到十分惭愧。保大年间,龚耀卿因乡里人荐举为绥安县令,由于他管理有方,使得坏人敛迹,被誉为刚正不阿的铁面御史。归宋后,他被授以司户参军,又因为儿子龚询的功勋而被授以礼部郎中。咸平辛丑年逝世,终年六十七岁,葬于平沙市。

龚保贞(-9)字公谅,一字子元,又另字孔固。他任职财演镇时,升为永安军尉。归宋以后,为大理寺丞。后来,他因为儿子龚绶的功勋受封为殿中丞。大中祥符二年逝

世,享年七十七年,葬于香岩寺左侧。

龚慎仪有传,详见下页。

龚定言(-),一字公信,又一字君慎。太平兴国三年,他与侄子龚颖入汴京拜见皇帝,后来,因为化是秀才而被授予卫尉簿,然后又转升为宗正簿,第二年因为修筑阜城有功而晋升为右丞相。这年冬天十月,龚定言上书奏道:“邵武地形在福建之上,地势险要在福建之上,请求皇帝将此地设置驻军。”奏折中并附有地图,于是皇帝下诏设立邵武驻守军。龚定言又因为儿子龚纬的功勋,被赠以卫尉少卿及屯田员外郎之衔。他擅长诗文,撰有很多卷诗集。康定元年逝世,终年八十四岁,葬于游舍林。

——录于江西武宁县船滩乡黄溪《龚氏宗谱》1年修

龚慎仪公暨其二女忠烈传

侍郎公,讳慎仪,字世则,越国祖第四子。登进士第,授洪州推官,保大五年丁未,诏为掌书记。八年庚戊十月,上遣查文徽等取潭洲,敕公为行营都统度支官。陈日仙者

皇妃族侄也,屡犯军法,公杀之。九年辛亥,擒楚王马殷,入朝班师,进查文徽,公被陈妃谮,贬寿州推官。十三年乙卯,署节度副使。十五年丁已,周降,攻寿州。节度使

刘仁瞻病笃,其子崇谏谋出降,公闻,驰入,曰:城将降矣,奈何?仁瞻开目视日:谁为此谋?公日:使君子也。仁瞻召崇谏入榻内,付剑与公杀之。公返,进勤政殿学士兼兵部侍郎。显德六年已未,为歙州刺史,建隆元年庚申人贡大梁,太祖于便殿召问曰:卿常奉使岭南,彼事何如?对曰:无事可称,徒聚宝货耳。开宝二年己已八月,国主奉宋诏遣公谕南汉称臣。九月,至番禺,被执,公在禁,焚香祷天。曰:倘不辱君命,得遂生还,愿将第宅舍为佛寺。年放出,公复命。太祖宣赴便殿赐对。移刻,会献策谓:“发兵自荆湖路直抵广南,先收连州一带,乘船直下,刘镁大可擒矣。”太祖称:“善”。公归,立敕建寺,即玉堂香岩院也。六年癸酉国主鸠林仁肇,公知为宋间而不能救,作诗吊之。八年乙亥,江南归宋。命公仍镇歙州。十二月进侍郎,守给事中。丙子二月,上破刘继恩策。称旨诏公,以给事中,判江宁御史台。五月进爵检校太保兼领歙州刺史,赐誓书铁券,公上表乞致仕,不许。冬庐绛犯歙州,诱公降,公怒斩其使。绛用火攻城,救未至,城陷。公骂不绝口,遂遇害。时太平兴国元年二月二十七日事也。公生开平四年庚午四月初八子时,寿六十七,卒葬姑苏。

慎仪,字世则,光泽越国公之子也。南唐时任勤政殿大学士,兼礼部侍郎。宋太宗乾德间,随唐主李煜入贡于宋,授朝请大夫,任尚书礼部侍郎,赐紫金鱼袋,中散大夫。乾德四年(公元年),复除为给事中,正议大夫,判江甯府事,随擢为御史大夫。汉主刘鋹奢游无度,宋太祖闻之惊叹曰:吾当救此一方之民。乃诏南唐王李煜为书,谕鋹使称臣,归所侵岭南诸州。遂遗仪为书使於鋹,其书曰:“须者,大朝南伐复图楚疆,交兵以来,遂成寡隙。详观事势,深切忧怀。冀息大朝之兵,永契亲仁之愿。引领南望,於今累年。昨命臣入贡大朝皇帝,果以此言宣示云。若以事大之礼而事我,我则何苦而伐之?若与我而争衡,我则以必取为度矣。现今大振师旋,仍以上秋为期深料大朝之心,非有微利之意。盖怒人之不宾,而足下非有不得已之事,不可易之谋。殆一时之忿而已。观夫古之用武必战者,有五:父母宗庙之仇,此必战也;彼此乌合,民无定心,此必战也;存亡之机以战,为命,此必战也;敌人有追必不舍,我求和不得,退守无路,战亦亡,不战亦亡,奋不顾命,此必战也;彼有夭亡之兆,我乘进取之机,此必战也。今足下与大朝,非有宗庙父母之讐也;非同乌合存亡之际也;既殊进取,奋不顾命也;又异乘机进取之时也。既大朝许以通好,又推而不从,有国家利社稷者,当如是乎?况大朝皇帝,以命世之英光,定中夏,遏天下之兵锋,俟侯国之嘉问,则大国之义,斯亦善矣;足下之忿,亦可息矣。若介然不移,有利於宗庙社稷,可也;有利於黎庶,可也;有利於天下,可也;有利於身,可也。若无一利焉,弃德修怨,自生仇敌,赫赫南国,将成祸机!炎炎奈何,不可响迩。煜,近奉大朝谕旨,以为足下既无通好之心,必举上秋之役。虽善邻之心,期於永保,而事大之节,焉敢故违?恐煜不得事足下也。”鋹得书,怒,囚慎仪。驿书答煜言,甚不逊。煜以书闻。开宝元年(公元年)九月,命潘仁美伐之。江南野叟传云:此书,慎仪公为之,后归宋朝太祖,遇之甚厚,即除给事中,检校太傅。吴虔原撰壮国威记云:慎仪先仕南唐,为礼部侍郎,勤政殿学士,尝奉使领表,招南汉刘鋹。鋹囚之,踰年不遣。忧悸不知所出,乃燃顶默祷:愿舍所居为寺,乞遂生还。未几,鋹女病赡,言曰:“急遣龚奉使归。不然,我即死。”鋹惧,遣归。寻以宅为寺。即今邵武黄堂香岩寺是也。

江南平后,除慎仪为歙州剌吏。卢绛领叛兵数千人陷城,请仪为谋主。仪坐黄堂,治事自若,部曲小校直前强之。仪奋骂之曰:“吾受宋恩,居清要职。将欲流芳百世,乃为尔逆贼首耶?”遂被害。其二女掳至玉山堂香岩寺,与其党恣饮。二女乃相顾曰:“与其有玷而生,不若无玷而死。”遂同缢於寺后小阜。后人哀之,名其处曰:烈女台。今去县二十五里,有双坟存焉。公生子三:曰诵;曰识;曰赞。有孙二:曰会元;曰宗元。并显於宋。详官爵图。

慎仪公二女清风诗

北宋·黄庭坚

歙州城破守臣哀,二女生擒古刹来。

年少也知疏钢罟,心真相约死嵩莱。

香魂散作游仙梦,小阜翻成烈女台。

媲美窦家贤姊妹,清风千古励无媒。

—录于江西武宁县船滩乡黄溪民国丁亥年《龚氏宗谱》卷一

龚颖传

龚颖:官至司徒,字同秀,谥号端公。生于后唐明宗长兴一年(),卒于北宋大中祥符五年(年),他聪慧博学,少年可议论,多所折难。南唐保大年间,他以文学德行任内史学士,正直不阿,故久于其职。开宝四年()辛未十一月,与叔慎仪从韩王从善朝宋,五年壬申池州樊若水就试,公爱其文,欲荐为异等,主考钟清素憎若水,置不第。公扼惋惜之。甲戌十二月吴越王围常州,公单骑驰谓钱傲曰:王奉旨攻常州于宋得矣,但取蜀取汉今复图江南,安知江南不及于吴越乎?钱傲悟。攻稍缓。八年乙亥(),随国主归。宋太祖素闻公名,首擢为御史大夫,谏诤每称旨。上谓近侍日:朕得龚颖如唐之得魏徵也。

太平兴国元年丙子()十二月,卢绛陷歙州。二年丁丑招绛降授团练使,公时为右赞善大夫,愤绛杀叔欲报仇,上表请诛卢绛。次日袖铁简,遇绛于朝,击之,执至殿陛

诉冤,绛争辨不已,复伸简击之,绛仆不能起,太宗移座卷廉按膝熟视日:江南小国亦出此义士耶,命推绛出斩于固子陂。公伏地请死,蒙恩降知舒州,移鼎州进运,历图上优,诏奖谕,改知亳州。三年戊寅(),上以陈洪进阻兵欲命党进伐之。公自毫州入朝奏曰:不必发兵。臣闽人也,愿宣达圣威,招洪进降。上依奏。公令家使陈伦赍书往清源。洪进得书首肯之。四月以漳泉二州来归。

北宋端拱元年戊子()八月,邓王傲遗表明龚颖之忠不宜远斥。上悟。诏还如实职检校司徒。淳化四年癸已,上与张洎钱若水论学士之职因及士人人官朱紫为荣,当竭诚报国。若水对曰:因爵禄之荣而效忠于上者中人以下之所为也。

张洎对曰:“然有效忠于上而不得爵禄之荣者王臣亦不劝也。司徒龚颖片书令陈洪进钱傲各以地归正,所谓一言胜十万师也。帝然之。九月勒赐铁券封琅琊郡开国侯,实职银青光禄大夫,上柱国,食邑一千三百一户。乙未至道元年正月,上观灯,乾元门楼赐宴,公与吕蒙正等扈从。己亥咸平二年闰三月,上因旱诏求直言。公上疏与转运副使朱台符疏同,上皆嘉纳之。甲辰景德元年契丹人寇。公疏谓当简劲卒伏奇兵以断其来路。己酉大中祥符二年四月公门人三司使丁谓阿谀滔刻尽变初志。至是上封禅祥瑞图。公曰:谓所言则是,所行则非,先圣,所以听言而观行也,乃选古忠直者。汇为一帙名曰《药丁书》以遗之。寻致仕归。自题门榜曰:“三度锦衣归故里,两扶红日上青天。”有感于调之不正也,作正己箴。以遗子补。

—录于江西武宁县船滩乡黄溪民国丁亥年《龚氏宗谱》卷一

龚顺传

龚顺,字次和,一字茂秀。秘书公次子。生于后汉高祖乾佑庚戌年(),是越国公愈的孙子,与琅琊侯端公同母也。少好学上进,不屑七章句。淳化三年壬辰()考中进士,任镇南军节度使,转运判官辖判洪州,为政平易近民,圣上皆称赞他的德行居于首位,为道德之楷模。大中祥符间离职仕归光泽,途经钟陵(今南昌地区进贤)时,当地居民不忍其去,争着让自已的农田和房屋挽留他在此安家。公未决,顷之风雨数日不止。公曰:岂天意乎,于是他将兵器铁戟抛掷于临溪,祝祷曰:吾子孙若兴于此,戟则卓立,果卓立如植。遂欣然筑室居之,名其溪曰戟溪。天禧三年己未(公元)卒,寿七十,葬鹰山黄罗岭。自公徙江西后,端公之裔及肃、信二公之裔多徙江西。其妻文氏,是位女才,但未尽其用,因为生儿育女,而使龚氏子孙,昌盛于戟溪。所以,被视为尊贵之祖母。并为之立了宗祠。

—录于江西武宁黄陂龚氏民国卅六年版谱卷三

龚青天

龚谊,字国泰,行宣三一,号秋江。南唐周显德丙辰年(公元年)出生于三代书香的官宦之家。祖父龚愈,南唐太子太傅,封爵上柱越国公。父龚耀卿,南唐司户参军,伯叔胞堂兄弟16人均系南唐北宋仕途要员,缙绅之家,世世相承,他在家风熏陶垂范下茁壮成长。从小酷爱读书,饱读诗书赋卷。北宋太平兴国八年(年)时年28岁的他,登科进士,学优登仕。他怀着满腔抱负,毅然拳家离开生他养他的世居故乡——福建省邵武府光泽县牛田里狮子楼前,徙居南昌西山,后赴浙江绍兴府山阴县任县令。仕途顺通。旋升抚州同知、奉训大夫,临川贰守,任满后告老还乡,留家于崇仁简坊。

龚谊在浙江绍兴府山阴任县令时,正直、无私,铮铮铁骨,豁达明远。平易近人,生活俭朴。秉承旨意,顺乎民心,为民办事,帮民作主,业绩斐然,全县形成了盗贼绝,民欢畅,安居乐业的局面。

在临川做同知奉训大夫时,崇儒尊道,披霜戴月,深入民居,走遍临川大地。深深感受临川深厚文化底蕴的启迪。在施政中十分注意学习立身,读书树德,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忠君遵旨,勤政爱民,誓做光明正大的清官,不做欺民盗世的贪官,做个正义与良知、明远与朴素的仕官。所以,龚谊在各地任职期间,均受到布衣草民的拥护与欢迎。龚谊不仅勤政,更是廉政。对爱妻夫人、儿女、亲戚严加教诲。他,人在临川为官,家眷却留居崇仁简坊,过着平民百姓生活,避免了“夫人参政”,亲友沾光的影响。龚谊被百姓誉为“龚青天”,龚青天的美名流传民间。

龚谊告老辞官,不在为官地过日子,毅然来到龚坊,在这块既神奇又富饶和充满希望的处女地,与儿孙一道开创新天地……

龚谊为政公道,律己勤俭,秉性温良,贤播于民,德闻远方,开拓进取,为人宪章等高贵品质,是留给后人的宝贵精神,永远激励着他们的子孙在不同的属地,为家庭的幸福,为龚氏的崛起,为祖国富强而团结奋进。

铁简击亲仇

卢绛,宜春人,原为江湖大盗,后归南唐。李煜降宋后,卢绛拥兵叛乱,领众数千,由新安人歙州,约龚慎仪同叛,为仪所拒。卢绛攻人歙州,慎仪朝服坐堂上,神色自若。卢绛见他不从,就将他杀死,并害其家人。后卢绛复受宋廷招扰。一天上朝,龚颖私藏铁简于袖,当着宋太祖的面,突然抽出铁简猛击当时已是朝臣的卢绛,并当场揭露卢绛的叛逆行径,声称击杀卢绛是“一为国家除害,二为叔父报仇”。宋太祖为龚颖的一身正气所动,经复查得实,遂诛卢绛。龚颖只受降知舒州的处分,被宋太祖誉为“江南义士”。

---(摘自《龚氏渊源》龚书群集编)

顺公掷戟立溪

龚顺,字茂秀,号次和。宋淳化三年进士,镇南军节度使、转运判官转判洪州。他为政平易近人,乐善好施,爱民如子。

大中祥符间谢仕荣归光泽故里,途径风光旖旎的进贤渐岭山之东北,当地民众恋恋不舍顺公离开江西,争先恐后地让其田宅,劝留顺公在此安家。正值风雨交加数日,顺公一时犹豫。顺公巫信天命,思为天命,乃掷戟临溪焚香祷祝:我子孙若繁荣昌盛于此,掷戟则立。戟果直立。于是择风水宝地,买田筑屋,此地取名为戟溪,为江西龚氏发祥之地。

自顺公掷戟直立起,江西龚氏瓜瓞绵延,子孙繁衍星罗棋布,代代人才辈出,成为江西望族。

(编者据江西进贤南山中房《龚氏族谱》序整理)

中华龚氏族训·家规

兴勤劳,高品行。崇教育,尚节俭。谨祭祖,建宗祠。重坟地,立公议。孝父母,敦夫妻。禁游惰,通礼仪。助缓急,周贫困。息争讼,守法纪。睦亲邻,笃宗盟。

祠十禁。

崇祭以敦孝恩,孝悌以肃家风。睦邻以念同宗,耕读以务本业。账济以救济乏,择配以选良家。

规约: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

一.名人训:

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

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

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业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宗;不算好汉。

二.祖训:

为人谦和,居官清廉。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三.家训:

孝父母、友兄弟、睦家族、洽姻邻、端闺化、择婚姻、供服役、尚节俭、训子弟、存心地、勤职业、存厚道、安本份、崇廉节、恤孤贫、存忍让、慎言语、勿酗酒、戒浮荡、毋领忌、勿多事、戒健讼。

四.敬老训:

对待长辈,定要尊敬。出必告诉,返必回禀。早晚问安,聆听教诲。

所托之事,尽心完成。赡养老人,义不容辞。念念不忘,衣食住行。

老人患病,快请医生。确保长辈,身心康宁。

五.同辈训:

兄弟和家业自兴旺,姊妹和亲友情意深。

夫妻和百年同偕老,姑嫂和家中少纠纷。

妯娌和家事样样顺,叔嫂和全家都快欣。

同辈之间团结紧,黄土也能变成金。

亲如手足福满门,萁豆相煎祸临门。

六.教子训:

生就为人子,当报父母恩。父母淳淳教,牢牢记在心。

行成在于思,业精在于勤。成就栋梁材,利国又利民。

办事秉公论,勿做势力人。父母年事高,赡养要尽心。

遗弃父母者,非吾龚门人。

七.十禁:

禁盗葬祖坟,禁盗伐祖荫。禁违例赌博,禁结交匪类。

禁听唆内争,禁同族争讼。禁出入监狱,禁忍内溺女。

禁不分内外,禁同姓为婚。

八.守则:

饮水必思源,数典不忘祖。品德要端正,操守要廉洁。

孝敬父母亲,和睦亲兄弟。谋生以正道,经营勿奸贫。

交友必忠信,人因宜相帮。出言必有信,勿取巧欺骗。

国法宜凛遵,公益宜去做。慈善乐帮忙,切莫陷害人。

已错勿论辩,他善我必扬。祖宗虽久远,祖德时怀念。

后昆能如是,光耀垂史册。

九.治家格言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即昏便息,关锁门户,必须亲自检点。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留连。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织食约,而精园蔬。愈珍缮,勿营华屋,勿谋良田。三姑六婆,实淫盗之媒。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童仆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艳妆。

---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居身务期,质朴教子。要有义方,勿食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与肩挑贸易,毋占便宜。贫苦亲邻,须加温恤,刻薄成家。理无以高,伦常乖舛,立见消亡。兄弟叔侄,须多分润寡长幼,内外宜法肃辞严。听妇言,乖骨月,岂是丈夫。重赀财薄,父母不成人子。嫁女择贤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勿汁厚奁。见富贵,而生滔容者,最可耻。遇贫贱,而作骄遇贫贱,而作骄态者,莫甚居。家戒争讼匕,则终凶。处世戒多言匕,多必失每。恃势力,而凌逼孤寡,毋食口腹而恣。杀牲命,乖僻自是,悔懊必多。颓惰自甘,家道难成。狎昵恶少,以必受其累。屈志老成,急则可相依。轻听发言,安知孙人之谮塑,当忍耐三思。因事胡争焉知,非我之不是,须平心暗想,施恩无念,受恩莫忘。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人有喜庆,不可生嫉妒心。人有娲患,不可生喜。幸心善,欲人见不是其善恶,人知便是大恶。见色起淫心,报在妻女匿怨。而用暗箭祸延子孙,家门和顺难裹,飧不继亦有余欢。国课早完,即襄橐无余,自得至乐。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守分安命,顺时听天,为人若此,庶乎近焉。

--------来自龚氏家家谱家族祖训

龚氏历代仕宦科名考录

汉朝

龚遂字少卿汉宣帝时本始四年(前73年)授渤海太守后诰封为水衡都尉

龚胜字君宾名世耀少好学汉哀孝平帝时征召为谏议大夫后授渤海太守王莽秉政时三举孝廉而不就从拜秩上卿

龚舍字君倩汉哀孝明帝精通五经以鲁诗教授号金楼子任谏议大夫授光禄大夫

唐朝

龚凤字国瑞号泉山肃公河北冀州人登唐宣宗大中辛未年()进士授翰林院补阙(中谏)寻以于延陵上书推荐表为建安令

龚辉(官名金部公)字延朗字有成乾符二年乙未年进士升为金部员外郎历光禄大夫位至丞相宋开宝八年十二月以曾孙追赠诏进阶正二品封光禄大夫

龚顒字仲淹又字孚若号鱼台翁登僖宗(-)年进士昭宗天福间授单州鱼台令以孙愈追赠诏封进阶正二品荣禄大夫

龚琪号虞部公季燔一字质美登唐昭宗光化四年辛酉()年进士官至虞部员外郎资政大夫参知政事赠大傅宋开宝八年十二月以子愈赠敕封进阶正一品武陵郡公

南唐

愈公字小韩号尧夫居福建邵武府光泽县牛田里登南唐庄宗同光元年(癸未)与子勖同榜进士官拜前御史少卿升兵部侍郎归宋授以礼部尚书金紫光禄大夫太子太傅封上柱国越国公赐紫金鱼袋食邑一千八百户赐金书铁券一章诰敕十二道荣膺五子一孙准敕坊有“东宫羽翼一手擎天”八字

勖字公勉字子循号元辉初授京兆判官宋赠朝请大夫以愈特授秘书监

耀卿字晦之字朝明号用辉唐进士博学多闻轻财重义保大年间举于乡初仕南唐为绥安县令被誉为刚正不阿的铁使君归宋授司户参军以子询贵赠礼部郎中以愈赠授礼部侍郎

慎仪字世则仕南唐兵部尚书授洪州推官勤政殿大学士归宋官谏议大夫检校太保御史加上柱国以愈赠金鱼袋礼部侍郎赐誓书铁卷领歙州刺史为雄所害宋乾德间随唐主李景入贡于宋宋祖令书招谕岭南被执逾年得释擢礼部侍郎兼检校太保御史大夫加上柱国赐金鱼袋江南平以慎信尝为歙州刺史诏令抚歙时宜春贼卢绛陷歙请慎仪为谋主慎仪奋骂之曰吾受宋恩居清要职将欲流芳百世乃为尔逆贼言耶绛怒杀之举家受害二女被掳至玉堂山香严寺贼党恣二女乃相顾曰与其有玷而不若无玷而死遂同缢于寺后之小阜后人哀之名其处曰烈女台今去县二十五里有双墓存焉未几卢绛来降侄频忿叔仇袖铁简何绛入朝击太宗朝颖加柱国琅琊侯谥端公

保贞字正之授财演镇长升永安军尉以愈赠授封南唐大理寺殿中丞

宋朝

定言字德安以才茂授卫尉簿晋右丞以子纪贵宋赠卫尉少卿进屯田员中书外郎

颖公字同秀登南唐进士先仕江南官至内史归宋授银青光禄大夫刺营州御史检校司徙殿中侍御使加上柱国功封琅琊开国郡侯赐铁卷丹书食邑一千三百户

顺公字茂秀字德选字赐和号转运进士官判镇南节度使洪州转运判隆兴郎中徙江西进贤其为戟溪始祖

仲制进士承议部越州判官居光泽

仲举进士永安镇副使朝列大夫居光泽

青(凯)宋至道间为处州功曹

绶公宋端拱进士礼部尚书

绚公进士

缴公进士任湖口县令

绘公进士宋著作郎

颜公进士宋邑州汉县令居歙州

诵公大常寺少卿

识公宋端拱进士殿中侍御史讚公宋单州鱼台令

谊公字国泰北宋太平兴国八年()登科进士由南昌县西山乡赴浙江绍兴府任山阴县令(颂号龚青天)旋升抚州同知奉训大夫官至临川贰守遂家崇仁简坊其为迁始祖乐安龚坊尊其为祖

顺治戊子己丑间牛羊侵公墓田队道沦出内碑获半圭载公大平兴国八年成进士初令山阴字面以后字迹湮没于半圭外旧谱误载天宝八年进士七修谱易开宝虽归宋代纪元而于殿试岁次不合惟内碑年号与史相符公后改官临川宋元旧谱书临川贰守洪武谱后书抚州同知考前代建置沿革入宋以来临川为县其贰则丞先后迁除资格若可疑者而左迁固仕路之常也家乘务存实录仕版代有班制附录于此以徵信焉

颢公宋端拱进士

顗公宋处州功曹

询公宋进士

纬公宋进士连州桂阳令

纪公宋进士职方郎中

讽公宋军州莫台令

极公字必至宋殿中丞光禄大夫守江东路

桂公字必馨官镇南军判

梓公官至员外郎居牛田

槐公官靖州教授

椿公官吏部侍郎

杞公官殿侍御史

会元公宋大宗时进士礼部侍郎

宗元公字必明宋进士任都官员外郎

富公潭州参军

宏公字必广任滕州推官

寓公字必安大学博士

寀公字必荣任兴化军判

实公(梓公之子)任南昌县丞

宝公(杞公之子)字宏甫光禄寺勋

饶公字克臣号毫山任乐平县尉

申伯潭洲武安巡检

寅夫湖广宣课司副使

龙公武义典史

景润公号秋赏任当涂县尹

幼良公号此山国学进士

贤公字达善以春秋中元至正癸巳举人

环字公宗器号江南又号静渊官翰林侍读由饶州乐平徙居临江府渝川高湖

原仲公行明二授广东雷州府徐闻县儒学教谕升乐安县文林郎

元朝

景先无锡州州判

舜咨任天全招讨使经历

舜俞兴国州大使

伯和宗人府经历升阳春尹奉政大夫

本成崖州巡检

本性福建银场副使

立民南昌府学正

新民金华府巡检

天性广西桂林镇武司巡检

伯谦柳州巡检

孟明乐平县知县

胜任希尹字宜穗号梅边江西乡举解元

孟辉赣洲谭市巡检

梦平柳州经历

其后略……

注:福建牛田始祖愈公,所生子五,派衍发达,人才济济,经历明、清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两次大迁徙,遍及全国各地及世界各国,难以赘述。以上只是平时从各地族谱中收集的部分信息资料,因时间仓促,难免有不全之处,仅供参考。

愈公三十六世孙竹欢谨录

年11月21日于临川

弘扬龚氏文化!

传播龚氏正能量!

祝龚氏家族丁财兴旺!

人才辈出,世代永昌!

来源:龚氏网综合网络

赞赏

龚氏网人才库

1
查看完整版本: 福建牛田龚氏历史名人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