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
对
文
学第期(总第期)
病毒时代我的平民生活:购物
文/刘达
大清早,挑起几条榨菜丝,胡乱喝了一碗粥……我满足地搓揉着便便大腹。妻子从卧室探出脑袋:“你已经吃饱了是吧?免疫细胞都苏醒了是吧?好,上超市买这些东西……”不由分说,交给我一张购物清单。“你把它记在脑子里,背熟扔掉!多一张纸,就多一张感染源。”我虽有抵触情绪,然而近五十年婚姻生活的残酷现实告诉我,忤逆“领导”的结局只有四个字“生不如死”,最利己的做法是“阳奉阴违”。我装摸做样地浏览了一遍,趁其不备,就塞进裤袋。朝门口走去。“要注意保护自己,不把传染源带回家中是最大的政治。”妻子的口吻越来越像村支书(正股级)。非常时期,的确锻炼人。
我站在铁栅栏门里边,穿上皮衣。说是皮衣,其实是面料比较光滑的衣服;套上运动裤(已经半个月没洗,其颜色可以与街上流动补车胎师傅相媲美);趿拉进高帮皮鞋(这双鞋是平时到朋友家吃酒时才舍得拿出来穿的),闷好口罩,把骑士头盔紧紧地扣在脑袋上,严防病毒从眼睑入侵。关上房门,我深情地回望一下门洞里的窝。这一去,如果测出发热,能不能回家?多久回家?让我有一种“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悲壮。从家里到超市坐11号“车”不过十分钟,但是我总是骑电动车。它的快速行进,相对减少了对有毒气体吸收的单位体积。
踏上超市的台阶,一个穿便衣的朝我举起手枪,我大吃一惊,定睛一看原来是测体温,我连忙伸出手腕……“35度5”。暗暗庆幸,还好不是37度7,否则随着“7”的齿音,便衣的口水呲出来,喷到脸上,可是“万劫不复”呀!
赣南橙子是单子里的首买食品。每斤6元9角8,记得年前在巷口拐角处的小货车那里买的辰光,是10元钱3斤,飙涨这许多,我有些犹豫。但是“领导”叫买,无论贵贱,先下手吧。正当我准备挑拣时,突然记起,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