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三面环山、一面朝海,两汉以前,闽越人是福建原住民。三国时,东吴开发福建,吴人和楚人进入福建,形成福建方言中的古吴语和古楚语成份。从东晋到唐末前后五六百年间,由于朝代更迭、社会分裂、战争动乱等,有3次大规模的中原汉人南迁入闽,加上客家人3次南迁,河南、江西等地语言与福建吴语、楚语、畲语等相互融合、分化、演变,形成了福建特殊复杂的方言格局。
我国现有七大方言,即北方方言、吴方言、赣方言、湘方言、粤方言、闽方言和客方言。根据厦门大学李如龙教授的调查,福建方言可分为五大类、七大区、两小区。五大类:除闽方言、客方言、赣方言之外,还有吴方言(浦城县城南浦镇以北大半个县),以及两个北方方言岛(南平市区“土官话”和长乐市洋屿满族乡的“京都话”)。七大区:闽东方言区,分布于福州市及宁德地区所属的18个县市,以福州话为代表;闽南方言区,分布于厦门、泉州、漳州三市所属22个市县及龙岩的漳平市、新罗区,以厦门话为代表;莆仙方言区,分布于莆田市区、仙游,以莆田话为代表;闽北方言区,分布于南平市所属大部分地区,以建瓯话为代表;闽中方言区,分布于三明市区、永安市及沙县,以永安话为代表;闽客方言区,分布于闽西的永定、上杭、武平、长汀、连城、宁化、清流这7个县,没有明显的代表点,相对而言长汀话较为好懂;闽赣方言区,分布于闽西北的邵武、光泽、建宁、泰宁4个市县,邵武话较有代表性。两小区:闽客赣方言过渡带,主要是顺昌、将乐、明溪3个县;闽东、闽南方言过渡带:包括大田县城关话(前路话)、尤溪县城关话及大田、尤溪、永安、沙县交界地带的“后路话”。
历史悠久 价值重大
福建方言以其悠久性、丰富性、辐射性、开放性著称于世,它不仅影响着中国,也影响着世界,至今还是数千万福建籍侨胞和台胞经常使用的思想与情感交流工具,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
福建方言是破译古代中原汉民族语言文化的密码。方言是诸多文化社会信息的集合体,隐藏了诸多密码。福建方言尤其是其中占据主体地位的福州、莆仙、闽南与客家方言的形成与中原汉人为躲避战乱入闽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原汉人入闽带来了比原住民及吴楚人更先进的文化,使得中原的汉语成了闽方言的主要成分,原来闽越人的语言以及古吴语和古楚语则退于次要成分。因此,福建方言保留了许多中原汉语的音韵和结构方式,以及以其为载体的许多历史文化记忆,被语言学家称为“中原遗韵”、“中州古音”。而在中原地区,由于战乱频仍,且被少数民族多次入主,许多原汉民族文化包括语言都已消失,或与少数民族语言文化相融合而变化了。现在,要寻找中原汉民族语言与文化的“根”还须依靠对福建方言的“破译”。
福建方言是考察福建地域文化的重要依据。“语言是思想的外衣”,除了是交际工具,语言同时也是文化的标志、基因和载体,体现了地域文化的悠久历史。福建方言文化从中原汉语文化走来,经过多源流、多层次、多元化的长期分化、变化和融合。不同地域之间,由于自然环境、民族成分的不同和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不平衡,其地域文化总会呈现出差异。根据李如龙教授的研究,与福建方言分布相对应的文化类型主要有四类:闽东的江营文化、闽南的海播文化、闽北的山耕文化、闽西的移垦文化。这些方言文化反映了不同的自然环境、文化源流、生活经历、群体心理和核心理念,是考察历史上闽人思想价值观念和风俗民情的重要依据。
福建方言是福建地方文艺生存与发展的基本载体。方言是地方戏曲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福建地方戏曲都是以福建方言音韵作为创作与演出语汇的。福建之所以有“戏曲大省”的美誉,有众多的地方戏剧剧种,如闽剧、莆仙戏、梨园戏、高甲戏、歌仔戏等,也有众多的曲艺剧种,如福州平话、伬唱、厦门答嘴鼓、漳州锦歌、泉州南音等,与福建方言的丰富多彩是直接相关的。这些地方文艺作为福建地域文化重要与鲜活的表征,为丰富福建人的文化生活,表达福建人的思想与审美情感,形成福建人的文化性格,弘扬与传播福建地方文化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如果福建方言衰落乃至消失,这些地方艺术形式就失去了生存与发展的根基。
福建方言为维系海外侨胞、台胞与福建乃至祖国大陆的血肉联系发挥着重要作用。福建是我国著名侨乡,也是台湾同胞主要祖籍地。现旅居世界各地的闽籍华人华侨有多万人,其中分布在海上丝绸之路上的东南亚国家的华人华侨占78%,有万;闽籍港澳同胞多万人;台湾同胞中祖籍福建的占80%,闽南话是台湾通行的语言。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走访台盟中央,与工作人员交谈时特别讲到,“你们要学习闽南话,将来跟台湾交流更亲切”。目前侨胞在旅居地与福建同乡的交流还经常使用方言,且不时聘请福建的戏剧、曲艺等演出团体前去演出,闻乡音以慰去国怀乡之情。侨胞、台胞与祖国大陆血肉联系的同胞情感,对故土家园的认同与归属意识首先就是通过乡音乡情乡愁来维系的。如果福建方言逐渐消失,必定会影响到这种情感与文化的延续。保护和传承好福建方言,有利于加强与台胞、侨胞间的联系,拉近彼此的距离和感情,增进他们对中华民族根、祖、脉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传承保护 刻不容缓
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流动加速、交通日益发达,广播电视、互联网、新媒体的迅猛发展,普通话的大力推广,以及人们选择语言的功利性、对方言历史文化价值认识不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压缩了方言的生存空间,使福建方言越来越边缘化,走向萎缩甚至消亡,迫切需要加强福建方言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1.推动福建方言文化资源数据库扩容建设和共建共享。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方言》季刊主编麦耘认为,“要全面记录一种方言,一般需要调查个以上的字音,至少两三千条词汇,以及依不同需要而数量不等的语法例句”。目前,福建省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建设采用国家统一标准,重点针对普通话个字、个词汇、50个句子进行相应的方言声像、文字和图片数据采集,还难以全面反映丰富的方言资源及其文化和精神内涵。建议开展一次全省范围的全面性的方言文化普查,建立具有福建特色、“记得住乡愁”的方言文化资源数据库及其运用平台。目前,省内一些专家学者已出版了《福州话实用字典》、《闽南方言大词典》、《莆仙方言辞典》等方言工具书,应结合方言文化普查,对方言字典词典等现有书籍进行系统梳理,并将其纳入方言文化资源数据库建设。
同时,应鼓励高校、语言研究所、地方戏曲院团等加强合作,采取院校培养、校团结合、师徒传承等多种方式开展方言与戏曲相融合的研究、传习和人才培养。在这方面,闽江学院成立方言研究所,泉州师范学院开设南音专业本科和硕士点,厦门理工学院新增播音与主持艺术(闽南方言)专业等做法就是很好的探索。
2.将方言文化列入地方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工程。语言生态是文化生态的重要基础和载体,保护好地方文化生态首先要保护好方言生态。近年来,漳州、泉州、三明、莆田、南平、龙岩、宁德等地都在推动闽南文化、朱子文化、客家文化、妈祖文化、畲族文化等不同的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加强了方言和地方文化生态保护的整体谋划,制定和实施了保护方案及项目,推动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物质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保护、动态保护和弘扬发展。建议加强闽台之间、福建与海上丝绸之路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合作,发挥福建方言文化的传播力、影响力和凝聚力,拓展我省发展空间。
繁荣地方戏曲是保护和传承方言的重要载体。建议开展地方戏曲等口头文化采录工作,运用现代科技对各地剧种优秀传统剧目、现存地方戏曲文献资料和散落在民间口口相传的传统方言戏曲珍贵史料进行整理、录制和保护。积极扶持地方戏曲院团发展,培养戏曲艺术表演、创作人才,推动优秀戏曲作品创作生产和会演展演,打造众多由学生、家长或民间艺人自排自演的方言戏曲节目,广泛开展戏曲下基层演出活动,培育地方戏曲观众群体特别是年轻群体,营造浓厚的方言文化传承氛围。
3.大力推进方言文化进课堂、进社区、进媒体等工作。目前,福建省一些重点方言区都开展了方言文化进课堂、进媒体等工作,推进了方言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进一步丰富和繁荣了地方群众文化生活。在方言进课堂方面,年以来,厦门组织专家编写《闽南方言与文化》教材,将方言教育列入学校选修课程,逐步推广到所有幼儿园、小学、中学。漳州开展幼儿学唱闽南语童谣、泉州在中小学开设南音课程、龙岩试点闽西乡土音乐进课堂,受到学生和家长欢迎。莆田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不仅推动莆仙戏曲进小学,还让学生把莆仙戏曲带回家唱给家人听,带动家长一起学唱方言戏曲。在方言进媒体方面,有福建电视台《福建方言文化大赛》、厦门电视台《卫视频道》、泉州电视台《闽南语频道》《唱歌拼输赢》《中华闽南语歌手大奖赛》,福州电视台《攀讲》系列节目,莆田莆仙话、南平浦城方言《讲古》节目,龙岩客家语新闻等电视台频道和节目,也有福州《左海之声》、厦门《闽南之声》、泉州《刺桐之声》、漳州《欢喜来聊天》、龙岩《我们客家人》、平潭《鱼干海蛎饼连连侃》等方言广播电台频率和节目。这些方言节目不仅在当地收视收听率高,有的还入台湾岛或落地国外播出,受到台胞和海外华侨的热烈欢迎。建议各地加强方言学习教育,积极推动方言文化进课堂、进社区、进家庭;借鉴上海、苏州等地做法,在公交车、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使用普通话和方言报站;继续推进方言进电视台电台,顺应互联网等新媒体迅速发展,把方言教学、方言节目、方言文化等推送到新兴媒介,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和社会力量参与进来,使这项工作能够得到可持续发展。
4.开展《福建方言保护条例》立法调研。福建省对台、对侨工作资源丰富、优势明显、地位特殊,闽方言对做好对台、对侨工作具有重要作用,应该在遵循《国家语言文字法》等法律法规的前提下,适当提升闽方言的法律地位,对闽方言的保护、传承、使用和交流合作实行一些特殊政策。为此,建议借鉴美国等西方国家对土著语言保护的立法精神,开展《福建方言保护条例》立法调研,对各地方言保护、传承等工作进行规范并提供法律保障。■
(作者单位:中共福建省委办公厅)
责任编辑/王伟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