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福建南平竟然出了这两大名人一位是开国将军
TUhjnbcbe - 2024/2/11 18:44:00

南平,福建省地级市,地处福建省北部,武夷山脉北段东南侧,位于闽、浙、赣三省交界处,俗称“闽北”,东北与浙江省江山、龙泉、庆元等县(市)相邻,西北与江西省的资溪、铅山、广丰等县接壤,东南与本省宁德市的古田、屏南县交界,西南与本省三明市的泰宁、将乐、沙县、尤溪等县毗邻。南平辖2个市辖区、5个县、代管3个县级市;年末,全市户籍人口.26万(常住人口万),其中城镇常住人口.68万人,城镇化率为为57.5%。当然,南平市历史悠久,自古至今名人辈出,孕育了一大批栋梁之才,今天我们就来和大家介绍两位近当代人物,他们一位是开国将军,一位是中科院院士。

第一位:孙克骥

孙克骥(年1月-年3月1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少将,福建南平市武夷山人。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年加入新四军。参加了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年被授予少将军衔。年3月11日,因病在南京逝世,享年88岁。

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年2月,由闽浙赣特委调到新四军三支队政治部工作,负责部队的宣传教育。先后任闽浙赣特委委员兼统战部部长,新四军第三支队政治部宣传科科长,新四军政治部报社编辑,挺进纵队政治部宣传科科长,二支队四团政治处主任,一旅新四团政治委员,苏中第三地委宣传部部长,苏浙军区第四纵队十支队政委,苏淅军区政治部宣教部副部长。参加了郭村战斗、黄桥战役、讨李战役和反“清乡”反“扫荡”斗争。年3月,先后任苏浙军区第四纵队第十支队政治委员、苏浙军区政治部宣传教育部副部长,赴浙西开辟新的抗日根据地,参加了浙西第三次反顽斗争和新登、天目山等战役战斗,与国民党顽固势力进行坚决的斗争,为巩固壮大苏浙皖抗日根据地作出了积极贡献。

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华中军区政治部宣传教育部部长,华中野战军第十纵队兼苏北军区政治部主任,华东野战军第十二纵队兼苏北军区政治部主任、第十一纵队第三十一旅政治委员、华东海军政治办公厅主任等职,先后参加了高邮、陇海路、苏中、盐东、盐南、涟水和淮海等战役战斗。在苏中七战七捷战斗中,面对国民党军队的疯狂进攻,他指挥部队采取轮番守备的战法,以连续的反冲击和白刃格斗,予国军重大杀伤,创造了华中战场解放战争初期阵地防御战的范例;在淮海战役中,他率领部队先后参与了围歼黄伯韬兵团和杜聿明集团的作战,指挥部队以坚决勇猛的战斗行动,大量消灭国军有生力量,打得国军闻风丧胆。年2月,成功策反国民党海军第二舰队及其所属40多艘舰艇在南京起义,为人民解放军渡江作战和组建海军部队起到了重要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南京市公安局副局长、局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公安部办公厅副主任,广州军区公安军兼广东军区副政治委员,广州军区公安军政治委员,总参谋部警备部副部长,云南军区政治委员,军事科学院政治部副主任、主任,南京军区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员、顾问(副大军区职)等职。年,离职休养。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年3月11日10时05分,因病在南京逝世,享年88岁。

第二位:张俐娜

张俐娜院士,年8月14日出生于福建省南平市光泽县,年7月毕业于武汉大学化学系,年7月调任武汉大学化学系讲师,年11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成为武汉大学首位女院士。张俐娜年成为英国皇家化学学会会士。她在全球首创的水溶剂低温溶解高分子技术,为生物废弃物制作新材料打开了一扇“绿色”的新大门,未来可在生物医学等领域展开广泛应用。凭借这一发明,张俐娜荣获美国化学会年安塞姆·佩恩奖,这是国际再生资源领域的最高奖,而张俐娜则成为了半个世纪以来获得该奖项的首位中国人。据楚天都市报报道,年10月17日晚8时,医院因病医治无效逝世,享年80岁。

对于张俐娜来说,科研是一条艰难的路。年,张俐娜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北京铁道科学研究院。年,她调入武汉大学化学系高分子教研室任教,开始了一个新的征程。后来,我国著名高分子科学家钱人元先生推荐她获得日本学术振兴协会奖学金(JSPS),在日本作为访问学者进行高分子溶液理论研究。年,张俐娜回国。此时,她已经46岁,但她第一次有了自己的科研方向,开始了关于可再生资源天然高分子新领域的研究。彼时的中国还不富裕,能够提供给张俐娜的科研条件相当有限,只有一张桌子和一个实验台,甚至试管和烧瓶等实验必需的玻璃器皿都需要她自己去买。但她克服一切困难,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利用生物质资源,通过“绿色”技术制造对环境友好的新材料上。

经过不断努力,年,张俐娜创建了天然高分子与高分子物理科研组。年1月,已经是武汉大学化学系教授的她,开始纤维素新溶剂和材料的研究。这一年,她已经60岁。但她的科研生涯中最重要的一战刚刚开始。在世界上最常见的可再生资源当中,排名前两位的分别是纤维素和甲壳素。前者主要来源于农业和林业废弃物,如竹子、棉短绒、甘蔗渣等物;后者主要是虾壳和蟹壳。纤维素和甲壳素都是永远不会枯竭的原材料。然而,它们很难溶解也无法熔融加工,如何开发利用堪称世界难题。张俐娜团队的成员日以继夜、奋力拼搏12年,终于发现纤维素和甲壳素可以在水尿素和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里低温下溶解。他们创建了简便易行的水溶剂低温溶解方法以后,各式各样新材料也相继开发出来。这些源于大自然、带有独特性质的材料,为医学领域带来了全新希望。

张俐娜院士在教学科研一线辛勤耕耘数十载,年逾七旬仍坚持在讲台上给本科生授课,她的《高分子科学导论》课堂深受学生喜爱。她常鼓励学生“中国人应该做自己的创新工作,而且在做基础研究时还要考虑应用前景,这样才对国家、对人民有用,也才会有科研激情和动力”。

1
查看完整版本: 福建南平竟然出了这两大名人一位是开国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