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福建长汀萧岭梯田风景绝美,媲美云南元阳梯
TUhjnbcbe - 2024/2/10 12:10:00

萧岭梯田与三月三春耕节

文:戴生晟

摄影:海阔天空、茶缘、戴清文、张平、原上草

“沃土如膏瘠土肥,百里岁岁无凶菑”,这是宋朝欧阳修《书宜城修水渠记後奉呈朱寺丞》中的诗句,夸湖北襄阳地区宜城县官朱寺丞引导民间兴修河陂三个月恢复古渠供水取得的效果。意思是,本来的瘦田因为有水灌溉变得异常肥沃了,百里之内每个年头农田里没有杂草。用这句诗形容今天的萧岭梯田真是太恰当不过了,只是地域面积上有所差别。

长汀城东北五十公里,虎嬷岽白沙岭山梁之东坡,斜倚着一个方圆约十里的村子,她的名字叫萧岭。萧岭村上宽下窄,其上一片坡,其下一条坑,形如一柄打开的折扇。岭西为白沙岭山梁,如扇之顶。南有西南东北走向之小山梁与马罗村相隔。北部西东走向之小山梁后与连城北团大张村横排村隔开。东北方因北南两道小山梁渐渐合拢,山坡变身为坑垅,两山梁交汇之处,四水聚集,客家人谓之水口,有屋桥一座关守,此即为扇形之底部。屋桥下,山势陡峻,不数里,为连城县北团镇大张村。

萧岭梯田七百亩,常年耕耘五谷丰。萧岭梯田,长方尖圆,皆依山势,纵横交错,层层叠叠,如螺似塔。南宋高宗绍兴二十一年(),肖氏铭宗公由清流东山村移居于此开荒,后代子孙持续开垦,年间形成今日规模,也维系了萧氏后代的繁衍传承。现在,萧岒村萧氏村民人,历史上从此外迁发展的萧氏后裔数千人。劳动创造了萧岭梯田,梯田哺育了世代萧氏子孙。

科技飞速发展,时代剧烈演变。小农经济为机械化自动化规模化经营取代势所必然,农业、农村、农民角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无论怎么变,只有良田沃土才能生长粮食不变,不耕种农田只长杂草荆棘不长粮食不变,因此萧岭人对梯田的爱执着而坚定。养牛犁地,斫田坎,铲田塍,搭田塍,修水圳,浸种,打秧,拔秧、插秧,耘田,施肥,割禾,晒谷,整畦,种地瓜,种花生,种菜,这些传统农耕时代是稀松平常的农家粗活,在经历改革开放四十年之后,在许多大平原学习西方现代农业技术引进大型农机具之后,在许多县市镇万亩肥沃农田变身高楼大厦之后,在许多偏远小山村农民入城农田荒芜“凶菑”肆虐之后,萧岭人不放弃高山高岌坡岭上祖辈劳作留下的“瘦田”,依然经营着这些活计,让这片高山梯田牛常耕、土常翻、水常流、膏如常、苗常绿、果常实。

经营这片梯田农活的主要是村里的老年人及妇女。春寒料峭,春雨淅沥,披着簑衣戴上斗笠的老人扶犁驱牛,犁耙于春水荡漾的农田,在一条条白色缎带上移动。秋高气爽,阳光明媚,成熟的稻子给萧岭涂上了一层金黄。开割了,这个坡那个垅,“包头扎脑”的妇女和衣着艳丽的儿童割稻脱谷,把这片金黄点缀得生机盎然。72岁的肖老汉,一个精神矍铄的老人,戴一顶斗笠,光一双脚丫,叨一支香烟,赶一支黄牛,担一张犁头,一年四季劳作在这片土地,被摄影人亲切地称为“姑丈”。

守住这片“脊土肥田”,只靠老人妇女当然不够。按现代经济核算,以每百斤稻谷元计,亩产千斤,则亩收入0元;以家5亩计,年收入0元,除以种子、化肥、农药、劳力之成本,几无利润,纯粹种水稻难以维持基本生活。因此,和所有山区的年轻人一样,萧岭的年轻人选择了外出经商、办厂或打工。现村民大都定居长汀城区、龙岩和东莞,其中东莞定居多人。故土情怀让这些年轻人难忘梯田,不忍抛荒,自发组织外出乡亲捐款补助留守乡亲种植中稻,维系了这一片梯田的繁荣。

萧岭人特别厚重的故土情怀,与萧岭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春耕节有关。农历辛丑年,甲子纪年的牛年,这年的春耕节“鞭春牛”活动尤其热闹。

萧家祠堂上香、祭祀,春耕节序幕在此拉开。萧家祠是开基祖萧铭宗公老宅原址,是个福地。传说萧公初到此地,搭草寮于山坡之上,家养母鸡数只,只闻“咯咯”叫,不见蛋入窝。家人感到奇怪,寻蛋下落,竟发现在一个叫礁地坪的蓬蕯里堆了一片蛋。萧公到此一看,此地后山为西南东北走向之山梁,展肩开面,脚下铺展,下砂收转,坐东南向西北,逆朝来水,真是一个风水宝地呢!于是在此掘土筑屋而居。

锣鼓先导,牛人在后,一干人等从祠堂出发,来到萧岭水口萧公祠前一百米处田边的大坪,大坪西面是一个坑垅田。“春官”穿红长袍,披上红绸,戴礼帽,站在坑垅田中,焚香祷告土地山神,诵读祭文,其声抑扬,余音袅袅,众人静穆,以至声闻数里。读毕,“春官”引导犁田人与牛到梯田中心,用牛鞭在牛背上轻轻地接连鞭打三下,拉长声调大声唱道:“一鞭风调雨顺!二鞭五谷丰登!三鞭国泰民安!”众随声附和:“要”!其声震撼山谷。接着,春牛犁

田,农妇搭田塍,农事活动展开。大坪又有客家山歌剧表演,水口屋桥又有祭祀萧公廟活动。这屋桥和萧公廟倒是一个难得的景致。萧岭一片山岭,因南部与马罗村相隔的山梁向东北行,在此与北边由西而东的山梁会合,形成一个你来我往左穿右插的紧密水口,沟通两岸的屋桥建于清代,长约十米,全由大木叠架而成,是县级第六批保护文物。西岸萧公廟,座北朝南,逆朝萧岭全部来水,用民俗家的判断,极主富裕,也是个难得的风水宝地。有人说,萧岭人在外能发大财,是因为这里的风水好,这当然玄虚不可信。我想,爱故土,爱祖国,传承祖宗的垦荒精神,勤劳上进,这才是萧岭人发达的原因。

萧岭梯田近年声名远扬,引来许多省内外的观光客。今年的春耕节更有大量摄影爱好者及游客围观。萧岭梯田,是一幅展开的折扇,上面画着四时风景,因睛雨霜雪而变幻常新,让你观不够,赏不完。而萧岭人对土地的爱,对故乡的爱,对劳动的爱,更是你难觅的珍宝。

内容来源:文话客家

1
查看完整版本: 福建长汀萧岭梯田风景绝美,媲美云南元阳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