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发展需要一代代人的延续,国家的复兴也需要接力传递。在近代的战争结束后,我国人民日夜期盼的新中国终于成立,而在解放战争中出生的孩子们,大多自有记忆起就过上了和平稳定的生活。他们是新中国建设的新一代力量,其中也涌现出了许多栋梁之才。而今天我们要讲的,就是这样一位成长于红旗下的同志——宋德福。
年2月,宋德福出生在吉林省的德惠。当时正值解放战争时期,持续了多年的炮火渐入尾声,到宋德福三岁时,新中国正式成立,人民的生活步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与先辈们相比,宋德福是幸运的,至少他不用再在枪林弹雨中讨生活。但因为出生在一个并不富裕的村庄,宋德福从小到大也没享过什么福,每日除了上学读书之外,就是帮着父母在地里劳作。
他从七岁起开始上小学,之后又念了初中,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宋德福是念完了九年制的义务教育。到要上高中时,由于家里条件不好,宋德福就没有选择继续读书,而是去了德惠县附近的房产科做了一名工人。在当时,能去工厂上班是一件很值得人们羡慕的事。这是一份好工作,但年轻的宋德福却并不这么想。他有着自己的想法,那就是去当兵。
这个想法跟随了宋德福很长一段时间,经过审慎的思考,宋德福最终还是决定应征入伍,像心中所期待的那样做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于是在宋德福19岁那年,他前往一个陌生的海岛,成为了一名最普通不过的士兵。他是农家子弟,后来又当过工人,所以在部队训练时很能吃苦,哪怕咬牙坚持也从不喊累。由于训练认真、表现优异,宋德福在入伍的同年就获批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自此,宋德福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
在这之后的多年里,宋德福一直都在军队中履行着自己的职责。他一直保持着自己的初心,做事认真踏实,从不说空话做虚事。因此,这些年来宋德福的职务一直在不断上升,到年时,他已经成为了解放军总政治部中组织部的青年处副处长,若按职务的等级来看,宋德福此时已经是正师级干部。
年,宋德福升任为共青团中央书记处的第一书记,同时保留着之前副处长的职务。到年,宋德福从副处长升为组织部的副部长,兼任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的院长。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宋德福都是身兼数职,这既说明的他的能力出众,也表明了党和国家对宋德福的信任。
这信任并非毫无缘由,而是从宋德福多年来的行为作风中得到的。他虽早已是中央的高级干部,却从不因自己的官职而谋取便利,对他而言,自己既然身处高位,就定然要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基于这种想法,宋德福对自己的家人也是严加约束,从不让他们在外张扬或仗势欺人。在多年的从政生涯中,宋德福一直清廉有度,就连儿子举行婚礼,宋德福也是要求一切从简,不能太过铺张浪费。
年,54岁的宋德福被选派为福建省委书记。他在福建工作了三年,为福建省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在三年后,中央又将宋德福调回,让他担任中央人才协调工作小组的副组长。照此发展,宋德福之后大概率会担任更重要的职务,但可惜的是,他的身体渐渐不能再支持他如此高强度的工作。
年9月13日,宋德福因病于北京去世,享年61岁。与其他许多领导干部相比,宋德福的人生实在有些短暂,他是国家的奉献者,是党组织的好同志,但世事无常,他脚下的路只能止步于此。
在去世前,宋德福曾叮嘱自己的儿子:后事一切从简。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宋德福依然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与责任,而他本人,也一直受到人们的尊敬与怀念。
泱泱中华,无论处于哪一个时代,都有为之拼搏与奋斗的人们,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存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指日可待,而我们每一个人,都该是其中的一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