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间有位叫孙老师的漂亮女主播声情并茂地向网友推介着福建省的4所最好的“双非”大学,录取分数不高,但是就业非常好。
她所提到的这4所双非大学,分别是福建师范大学、福建医科大学、华侨大学、集美大学。
福建省是我国东南沿海省份,地理位置好,经济发达,是很多网友心驰神往的地方,无论是到那里工作,还是去旅游、读大学,都是一件非常不错的事情。
福建省的名校并不多,当然这里所说的名校,还是从比较世俗的角度看的,只有厦门大学,只有福州大学,其余的都是双非大学、三非大学了。我感觉名校的数量与经济强省的称号有些不匹配。
题主提到的这4所大学,校友会排行榜给出的星级排名是:福建师范大学和华侨大学属于第二档,4★级(世界知名、中国高水平大学);福建医科大学位于第三档,是3★级(中国知名、区域一流大学);集美大学是2★级(中国区域高水平大学)。不过很多网友对校友会的排名认可度并不高,而对软科的排名认可度较高一些。按照校友会给出的排名,福建师范大学>华侨大学>福建医科大学>集美大学。
我们再看看软科排行榜上,这4所大学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福建师范大学在全国高校里面排在第87位,华侨大学排在第位,集美大学排在第位,福建医科大学在87所医药类大学里面排在第17位,全国参考排名应该在位左右。按照软科给出的排名,福建师范大学>福建医科大学>华侨大学>集美大学。
其实,除了主播提到的这4所大学之外,福建农林大学、福建警察学院都是不错的高校,可能福建农林大学的就业情况和福建警察学院的录取分数线不太符合主播提到的两个条件吧。
废话不多说,直接聊正题吧!
这4所双非大学的就业到底有多香?1、福建师范大学的就业情况
届本科毕业生一共有人,其中55.57%的是福建省内的生源,这个能理解,近水楼台先得月,大学招生优先考虑本土省份的考生嘛!何况省属高校,更是如此。
本届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率是90.62%,当然这里所说的就业率不是真正的就业,而是有落实去向的比率,简单说就是有回应的毕业生所占的比例。这所师范类大学与全国其他师范类大学一样,除了招收师范类专业之外,还招收非师范类的学生。从就业率来看,师范类(91.87%)高于非师范类(89.85%)。
这些本科毕业生的不同形式的就业率是多少呢?师范类毕业生当中有26.35%选择继续求学深造,33.86%选择签就业协议就业,18.24%的毕业生签劳动合同就业。非师范类毕业生当中有26.01%选择签劳动合同就业,23.99%选择境内升学,18.76%选择签就业协议就业。
从地域流向看,65.27%的毕业生选择在福建省内就业,这说明有部分省外的生源毕业生也选择留在了福建省工作。毕业生主要流向其他企业(42.89%)和中初教育单位(31.61%)。作为省内最好的师范类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质量肯定是不错的,至少师范生的就业竞争力还是很强的。
2、福建医科大学的就业情况
届本科毕业生一共有人,其中48.91%的毕业生选择继续求学深造,主要考取福建医科大学、厦门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方医科大学等继续求学深造。
用官方的话说,福建医科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特点呈现“三高”特点,呵呵,这里的“三高”可不是老年朋友容易患的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哦,而是就业单位层次高、专业相关度高、稳定性高,9成多的医院就业;绝大多数毕业生认为就职岗位与所学专业对口;学生毕业一年后工作单位与初次就业单位基本一致,简单说就是离职率较低。
3、华侨大学的就业情况
华人华侨,很多网友都听说过这个名词。不要以为华侨大学只招收华人华侨的子女,其实华侨大学在校学生里面绝大多数还是来自大陆各省份的学生,华侨子弟的数量大约占五分之一左右吧,但已经是全国高校里面国(境)外学生最多的高校之一。
这所大学是统战部直属的高校,是教育部和福建省的共建大学,入选福建省双一流大学。
届本科毕业生一共有人,由于是部属高校,福建省的生源只占到三分之一左右。本届本科毕业生的毕业去向落实率是92.16%,其中22.6%的毕业生选择继续求学深造,人选择签就业协议形式就业,人选择签劳动合同形式就业,人选择自由职业,人选择其他录用形式就业。
从就业单位性质看,人流向其他企业,人流向国有企业,人流向三资企业,94人流向机关单位。50.63的毕业生选择在福建省工作。协议和合同就业的本科毕业生,平均月薪是元,比山东省平均工资高了元左右,可以看出东南沿海经济强省的优势所在了。
4、集美大学的就业情况
集美大学这个学校,对福建省内的网友来说可能不陌生,但是对外省的网友特别是北方省份的考生和家长来说,是很陌生的,这一点无需置疑。毕竟集美这个名字,很多人没有听说过,集美只是厦门下属的一个区而已,连个地级市都不算,谈何知名度呢?
不过集美大学也是福建省的双一流大学,还是交通运输部、自然资源部的共建高校,有两个部委的加持,毕业生的就业质量还是有保障的。
很让我感到不解的是,集美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