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母校”?
就是这所学校分出很多学校。
那么,中国五大母校都包括哪些学校?
厦门大学
中国五大母校包括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和中山大学。那么,五大母校分出了多少所学校呢?
要数厦门大学,分出了18所学校。
年,全国高等院校进行院系大调整。年院系调整前,厦门大学拥有文法学院、经济学院、理学院、工学院、农学院5个学院、19个系及5个专修科。调整后,大多数专业分出了其他学校,直至今日还元气大伤,理工科一直落后。
1:山东大学:年,厦大理学院海洋系师生转入山大组建山东大学海洋系。
2:中国海洋大学:山大年迁往济南时将海洋系留在了青岛,后发展成为青岛海洋大学,年更名为中国海洋大学。
3:浙江大学:年,厦大电机、土木、机械三个系各一部分并入浙大。
4:东南大学:年,厦大工学院的机械和电机两系以及南京大学、金陵大学、江南大学等高校的部分院系组建成南京工学院,即后来的东南大学。
5:河海大学:年,南京大学、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同济大学和厦门大学等高校水利专业合并,在南京成立了华东水利学院,即河海大学。
6:南京大学:年,厦大俄语专业合并到南京大学外文系,俄语专业的学生也转到该校外文系学习。
7: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年5月,厦门大学、西北工学院、北洋大学三校的航空系并入清华,设立清华大学航空学院。上述三校的航空系本非直接参与组建北京航空学院(北航于年成立)。
8:上海财经大学:年的全国院系调整,厦大商学院企业管理系被调整到上海财政经济学院。
9:同济大学:年,厦大土木建筑几十名师生调入同济大学。
10:内蒙古大学:年,以北大,南大,山大,厦大,中山五校为主,国内十余所高校(包括清华、南开等)共同创建内蒙古大学。
11:华东师范大学:年6月,厦大三百余位教师和学生闹离校到了上海,创办大夏大学。解放后经院校合并,发展为华东师范大学。
12:华东政法大学:年,厦大政法学院(包括政治、法律两系)归并入华东政法学院(今华东政法大学)。
13:上海海洋大学:年,厦大水产相关系调入原上海水产学院迁建的厦门水产学院,年恢复上海水产学院和续办厦门水产学院,学院一分为二,后分别发展为上海海洋大学和集美大学水产学院。
14:大连海事大学:大连海运学院(年更名大连海事大学)是在50年代高校院系调整中由东北航海学院、上海航务学院、福建航海专科学校合并而成,而福建航海专科学校即为从厦门大学分出的航务专修科。
15:福州大学:为创立福大,厦大支援物理系数十名教师,化学系2/3,数学系3/4,相当于分出一半理科。
16:集美大学:厦大航海、水产相关系科70年代调入集美航海学校、厦门水产学院即集美大学航海学院、水产学院。
17:福建农林大学:农学院与福州大学农学院合并组建福建农学院。
18:福建师范大学:年,文学院教育系并入福建师范学院。
南京大学
南京大学曾经是中国的大学,名气要远远超过北京大学、清华。
南京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年5月,张之洞创建的三江师范学堂,此后成为国立东南大学。年,国民成立,教育行政委员会实行大学区制,国立东南大学、河海工科大学、上海商科大学、江苏法政大学、江苏医科大学以及江苏境内四所公立专门学校的9所公学合并,在首都南京改组易名“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后更名为国立中央大学。新中国成立后,国立中央大学更名为南京大学。年院系调整中,南京大学独立或与兄弟院校合并出南京工学院(今东南大学)、华东水利学院(今河海大学)、华东航空学院(今西北工业大学)、江南大学、江苏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南京师范学院(今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农学院(今南京农业大学)、南京林学院(今南京林业大学)、第五军医大学(今空军军医大学)、年国立中央大学校友在台湾重建中央大学。至此,南京大学在海峡两岸共衍生出12所高校。
浙江大学
年,院系调整前,浙江大学拥有七个学院(文、理、工、农、法、医、师范)。调整后,变化非常大。
1、理学院数学系、物理系、化学系、生物系、文学院人类学系并入复旦大学。
2、理学院药学系并入上海第一医学院。
3、理学院地理系分别并入华东师范大学和南京大学。
4、文学院、师范学院部分并入华东师范大学。
5、文学院、师范学院部分与之江大学组建浙江师范学院。
6、文学院、师范学院部分调入北京大学。
7、文学院、师范学院部分调入厦门大学。
8、文学院、师范学院部分调入南京大学。
9、医学院并入浙江医学院。
10、农学院独立为浙江农学院。
11、农学院畜牧兽医学系并入南京农学院。
12、农学院森林系和东北农学院森林系合并为东北林学院。
13、农学院农化系并入南京工学院食品工业系。
14、工学院航空系与中央大学、交通大学的航空系合并,组建为华东航空学院。
15、工学院土木系水利组并入华东水利学院。
16、工学院电机系电信组并入南京工学院。
调整后的浙江大学只保留工学院电机、化工、土木、机械四系。
武汉大学
年院系调整前,武汉大学拥有六个学院(文、法、理、工、农、医)。
1、文学院哲学系并入北京大学。
2、文学院外文系英文组并入中山大学。
3、工学院矿冶系与中山大学,广西大学等高校相关系科合并成立中南矿冶学院(现中南大学)。4、水利系与河南大学等高校相关系科合并成立武汉水利学院。
5、农学院与湖北农学院合并成立华中农学院(现华中农业大学)
6、园艺系以及农化系的相关专业参与组建南京工学院食品工业系(现江南大学)。
7、机械系与电机系与广西大学等高校相关系科合并成立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
8、电机系电信专业调至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
9、土木系与湖南大学等高校相关系科组建中南土木建筑学院(现湖南大学)
10、土木系建筑设计专业调至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
11、经济系与华中大学,中原大学等高校相关系科合并成立中南财经学院(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12、医学院与同济大学医学院合并组建中南同济医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调整后的武汉大学只保留文,理两个学院。
中山大学
院系调整前,中山大学设有文、理、法、工、农、医、教育等7个学院。
1、工学院(机电土化建5系、农化系农产加工组)组建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
2、农学院组建华南农学院(现华南农业大学);
3、医学院组建华南医学院;教育学院组建华南师范学院(现华南师范大学);
4、哲学系调往北京大学;
5、人类学系调往中央民族学院(现中央民族大学);
6、天文系调往南京大学;
7、地质系调往中南矿冶学院(现中南大学)岭南大学、华南联合大学等校相关系科并入。
8、财政系、金融系、会计系、贸易系、企业管理系、政治系、法律系、社会系、经济系调往武汉大学、中南财经学院、中南政法学院(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9、语言学系调往北京大学;
10、植物研究所划归中国科学院;
11、中文系新闻专业调往暨南大学;
12、外文系调往广东外语学院(现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调整后的中山大学只保留文,理两个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