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为什么学校打印店老板大多是湖南人新化 [复制链接]

1#

作者:冯军旗

来源:中国好青年(ID:chinahqn)

编辑:

逆水

社长说

在北方上学时,校外有一打印店,老板态度热情,操着明显的南方口音,最不能听同学质疑他的价格:你去问问,还有谁比我们更便宜!

●●●

为什么学校打印店老板大多是湖南人?

新化复印军团的生命史

在北京,在任何一个大学周围或者商务楼群的边缘地带,只要有几栋租价极其便宜的老式居民楼、几排在拆迁的传言中惴惴不安的小平房,甚至几间用石棉瓦、白铁皮搭起来的违章小窝棚,你都会看见一些招魂幡一样神出鬼没的简陋招贴,上书“复印5分(双面)、打印1角,量大从优”。在招贴附近,总会有那么一群老少混杂、拖家带口的人在一个狭小的室内空间里围着几台破旧的复印机、二手电脑、打印机忙得晕头转向,时不时可以听见他们用同一种深奥得即使强行转换到普通话的音轨上来也难以理解的方言相互催促、抱怨、嬉笑怒骂,一边用粗糙的双手复印、分拣、装订着跟他们的生活毫不相干的千奇百怪、包罗万象的文字。

这就是湖南娄底市新化县的复印打印军团在北京开的三步一哨、五步一岗的复印打印店。不仅在北京,在全国上下都是如此。据统计,新化县输送到祖国各地的打印复印军团占据了全中国打印复印市场份额的85%,而如此强悍的市场份额完全是靠一个个10平方米不到的逼仄、破旧的小门面垒出来的。

新化县是湖南省娄底市的一个下属县,位于湖南省中部偏西,境内山脉纵横,环境恶劣。年新化县人口万,耕地面积72万亩,人均不到0.55亩。这种人多地少的刚性结构,使得新化县一直有“以技补农”的传统。

年,新化人易代兴、易代育兄弟在四川涪陵偶然获得了机械打字机维修技术,以此为开端,经过40多年的演化变迁,新化人发展出了遍布全国的复印产业经营网络,从业人员接近20万(数据来自广东省(湖南)办公耗材行业协会筹委会秘书长,新化人龙三沅先生),从而形成了极具地方特色的“新化现象”。

新化现象(模式)是:国际贸易+专业市场+专业店。新化人把日本和美国的二手复印设备通过国际贸易扩散到国内,然后通过专业市场销售到专业店,从而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现在,一些新化人开始了办公设备和耗材的生产和制造,为新化复印产业开拓了新的方向。

新化复印产业是如何开始的?其又经历了一个怎样的产业生命史???

发现商机?

新化复印产业是从流动维修机械打字机开始的,最早的源头是易代育、易代兴兄弟。对于为什么在年跟随师傅外出跑江湖,易代兴说:“那时候因为我家成分不好,很早就不读书了。年,吃不饱饭,我就跟哥哥,另外还有一个姓张的,出去跑江湖了,我们那时候搞什么呢?修钢板。”

正是在修钢板的过程中,新化复印产业诞生了,对此,易代兴说:“我们修第一台机械打字机的时候,是在涪陵人民银行。我记得是很简单的一个毛病,定位铃不准。我就给她说,我们是专门修打字机的,修钢板的同时也修打字机。我就拿起起子东凑一下,西搞一下,这是耍花枪给她看的,真正的就是把那个地方移个位就行了。”这以后,易代兴、易代育兄弟就把各个单位的坏打字机作为学习维修技术的途径和平台。

新化复印产业的另一个元老是邹联经。邹联经是新化县洋溪镇寨边村人,其父亲解放前就出外维修钢笔,邹联经继承了这门手艺,并推陈出新,先后学会了修锁、修手电筒和修缝纫机等技术,一直在湖南新化县及周边流动。年,邹联经回到新化,一个偶然的机会,认识了易代育的徒弟袁锡楚,就拜其为师,学习打字机维修技术。

这是新化复印产业的重要转折点,因为这个产业后来在邹联经手中发扬光大。

但是,在当时的国家体制下,整个社会结构是固化的,这样易代兴和邹联经都面临一个合法身份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就私刻单位公章和伪造单位介绍信,这就使得他们获得较大经济收入的同时,也面临着很大的体制性风险。

由于油印机印刷的介绍信模糊,肥皂刻的公章颜色很淡,加上当时严密的检查制度,这就使得易代兴、邹联经难逃有经验的公安人员的法眼,所以虽然有共青团员团徽戴在胸前,易代兴还是很快就被抓进看守所。但关了几天后,也就放了,继续流动。

年后国家的政策松动,如何使用邹联经成了新化县相关部门思考的问题。年,新化县相关领导商量后决定,成立新化县洋溪打字机维修厂,由邹联经出任业务厂长,年改为新化县打字机维修厂。

这样从年开始,邹联经、易代兴等终于有了合法性身份,新化县的打字机维修也走上了正规化发展的道路。到了年,已经有多人从事这个行业,年发展到了0多人,年发展到了多人,新化人形成了一个遍布全国的流动维修打字机大军,这就是新化复印产业发展史上的“流动维修打字机”阶段,这个阶段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机械打字机淘汰才结束。

流动维修复印机阶段?

新化第一批流动维修复印机的有龙三沅、杨桂松和曾旗东等人。

在流动维修打字机的过程中,一些新化人先后和复印机相遇,不少人都有一个引人入胜的技术学习故事。对于如何在年学到复印机维修技术,龙三沅回忆说:“当时我很年轻,也喜欢钻研,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认识了中国第一台复印机的诞生地就是河北邯郸汉光复印机厂的人,那个时候他们在经营日本的优美复印机。当时他们在贵阳开复印机展览会,我就在那上面认识了它们的一个工程师,叫王利华,我就跟他学习维修复印机。”

随着办公设备越来越复杂,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开始学习新技术时的“惊险的跳跃”。一旦先行者学会了新技术,新化这个“地缘共同体”内部的技术扩散机制就会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启动,并迅速地扩散。在学会了“不得了”的复印机技术后,龙三沅就退出了云南下关的打字机维修经营,开始了流动维修复印机的阶段,他去了素有“天堂”之称的西藏,龙三沅说:“我住的地方是西藏自治区工业厅招待所,每天早上都有几个小车在门口等着我去给他们修机器,我是第一代去西藏修复印机的,带了两个徒弟,那个时候只有厅一级单位才有复印机,所以就跑省会城市。哎呀在西藏,各个单位管住管烟管酒,有处级干部陪着吃饭,那真是!”

一旦更高级的技术学到手后,获利就以不可思议的程度实现,加上荣誉、尊严这些精神层面的愉悦性体验,从而导致了学习新技术的强烈驱动,正是这个利益驱动模式,使得新化复印产业阶梯式的发展。这个时候,杨桂松在汕头大学、曾旗东在广州也先后和复印机相遇,通过差不多的学习故事,先后掌握了复印机维修技术。

流动维修复印机阶段持续到今天,已经处于式微阶段。这是由于现在出售复印机的基本负责保修,这就使得这个市场非常小,而原来流动维修的要么开维修店,要么开复印店,现在从事流动维修复印机的新化人已经很少了。

跑累了,开个复印店吧?

新化第一批开复印店的有邹联经、龙三沅、邹让余和罗旭辉等人。

年6月,邹联经从长沙五一文化用品公司买了一台佳能复印机开始搞复印,揭开了新化复印店的历史。而这时在西藏流动维修复印机的龙三沅在资金条件具备后,在拉萨布达拉宫下开了一家复印机打字机维修部。年,龙三沅从西藏教委借了一台旧复印机,开始了复印打字业务。

复印店在全国遍地开花,是在二手复印机被发现,并被大规模扩散到国内之后。随着二手复印机大量涌入国内,新化人的复印店也是大肆扩张,直至形成遍布全国的复印店网络。

在开复印店积累雄厚资金之后,一些新化人把复印店升级到图文店。新化人第一批开图文店的有杨文辉等人。年,杨文辉在广州开了一家复印店,在发展壮大后,2年升级为图文店,在杨文辉去世后,由其子杨荆经营。据杨荆讲,图文店设备一般包括复印机、喷绘机、晒图机、彩色打印机等,投资很大,一台彩色打印机就要多万元。只有一部分实力雄厚的新化人才经营图文店。

把二手复印机市场做大做强?

新化第一批从事二手复印机销售的有杨桂松、邹武德、曾旗东和邹联敏等人。

新化二手复印机专业市场的真正发展壮大,是在年邹联敏发现中国台湾人的二手复印机货源之后。对于那次发现,邹联敏说:“我当时在广东清远市开了一个打字机维修店,做了2个月,我就在龙塘发现有复印机的配件,于是我去问他们卖不卖复印机,他们就说台湾人那里有。当时我就带了块钱,为了买复印机我又回家借了2万块钱,这才慢慢发展,后来我又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曾旗东。”

当时一些台湾人在广州把废五金从美国、日本等国进口到大陆,然后拆解归类销售。当时台湾人并没有发现旧复印机的价值,杨桂松和曾旗东发现之后,就开始大量从台湾人那里购买旧复印机。台湾人发现旧复印机不用拆解,进来的货很快就被新化人买走,就开始大量出口旧复印机,这样台湾人和新化人就结成了“利益共同体”。而杨桂松、曾旗东把旧复印机买入后,进行维修翻新,然后批发零售,这样,在广州天河科技街,新化人的二手复印机专业市场就慢慢建立了。

广州新化人二手复印机专业市场的建立和壮大,逐渐向全国扩散,从而使得现在全国很多城市都有新化人开的二手复印机专业市场。资金雄厚后,从年开始,新化人不再从台湾人那里进货,而是直接到日本、美国购买二手复印机,然后发到国内,这标志着新化人的二手复印机专业市场进入了新的阶段。通过从美国、日本源头进货,新化人建立了完整的二手复印机产业链。现在,在美国、日本和中国香港专门有一部分新化人做二手复印机贸易,源源不断地供应国内市场。

制造办公设备阶段

新化第一批从事办公设备制造的有曾树深、曾文辉、曾辉和邹干丁等人。

3年以后,一些积累了原始资本的新化人开始了办公设备的生产,这标志着新化复印产业的重要方向:意味着一个靠维修和贸易立身的产业开始转向实业。年在云南德宏开复印店的曾文辉,在新化人的复印店中是最早之一配备刻字机的。当时在北京购买零件的曾文辉看到刚刚问世的刻字机,花了2万多元买了一台回去,这为曾文辉带来了不少利润,他说:“那个时候在国内复印店基本像引发了一场革命一样,后来几乎所有的复印店都有了刻字机。”曾文辉因此对新技术和新设备非常敏感,认为一个新设备就是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所以从这以后就尽可能添置新的办公设备,搞复印店的多元化经营。

4年曾文辉在福建厦门投资生产写真机,开始由于没有核心技术,基本处于组装阶段,即从国外进口配件,在国内组装生产。在生产的过程中,曾文辉发现写真机与绘图仪功能应该可以合一,带着这个大胆的想法,曾文辉和清华大学物理系合作,终于生产出了具备写真绘图功能的写真机,这在当时国内属于首创。现在这个设备不仅畅销国内,还出口4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是,很多新化复印产业的从业者都经历了阶梯式发展的各个发展层,比如曾文辉,其先后修过打字机,开过复印店,修过复印机,卖过二手复印机,现在制造写真机,其他新化从业者的从业履历可能没有这么完整,但经历过几个发展层的则大有人在。也就是新化复印产业的生命史,同时也是新化从业者的生命史,个人的生命编织进了产业的生命。

可以看到,新化县的复印产业是从易代兴、易代育兄弟等新化县城里的人开始,但却由洋溪镇的邹联经等人来壮大的,为什么?这就必须从关键人物的关键作用以及新化县城和洋溪镇的社会结构来解释。

在新化复印产业的早期发展中,邹联经发挥了关键性作用。正是对邹联经这个技术人员的安排,使得新化县打字机维修厂设在洋溪镇,从而使得洋溪镇的维修人员占据制度性优势和合法性身份。同时,邹联经一直是先进维修技术的扩散者,年之后,他先后到上海打字机厂、上海速印机厂以及上海誊影机厂做学徒工,学得精湛的维修技术,并且先后带了打字机等设备回洋溪镇带学徒,办培训班,现场示范,带出了大量维修技术人员,由此产生了不可估量的技术扩散效应。

从社会结构来看,洋溪镇是一个同质性的乡土社会结构。虽然易代育、易代兴、袁锡楚等新化县城人也带出了一些徒弟,但由于他们县城社会关系有限,这就使得县城里学习维修技术的人有限。但邹联经所在的洋溪镇这个乡土社会,其间血缘、亲缘、地缘关系密密麻麻,相互交织。更重要的是,这是一个几万人都吃不饱饭的农业社会。一面是在家吃不饱饭,一面是出去维修挣大钱,这种巨大的反差使得打字机维修技术以不可思议的速度沿着地缘关系等网络迅速扩散,从而使得洋溪镇成为新化复印产业的扩散中心。

新化复印产业生命史同时也是产业升级的历史,并呈现阶梯式的发展模式。其具体表现就是一个发展阶段还没有结束,奠基在其基础上的第二个发展阶段就已经开始,如此多个发展层一层一层地累积,譬如错开的木板。新化复印产业“阶梯式”发展的根源在于产业的技术升级和产业设备的更新换代,以及利益预期下新化人对新设备以及新技术的天然的亲和性。正是不断地随着产业共进步,不断学习紧跟产业发展潮流,才使得新化复印产业不断地发展壮大,并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

从产业的长远发展来看,二手复印机肯定只是新化复印产业的一段插曲。按龙三沅的看法,二手复印机产业在中国至少还有30~50年的生命周期。如果中国的办公自动化普及能够达到日本、美国那样的水平,如果中国的复印机国产化能够再度起飞,那么,二手复印机肯定要退出历史舞台。那时,新化人复印产业的“阶梯式”发展也将通过路径依赖式的循环累积,不断与时俱进,从而进入更高、更远的天地。

●●●

1

社长问:

你还知道哪些特定地区的人会"固定"从事某一种产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