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为什么福建人都不打工,真相是这样的吗 [复制链接]

1#
北京哪个看白癜风的医院比较好 https://mjbk.familydoctor.com.cn/bjbdfyy/

说起福建,我们会想到安溪的茶、莆田的鞋、德化的瓷器、厦门的鼓浪屿、三明的沙县小吃、晦涩难懂的闽南语等等。这些都是福建流传已久的特色,但今天我们要讲的却是福建的人。

不知从何开始网上流传起一句话“福建人都不打工”,而现实是在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区确实见到打工的福建人较少,真相是否如此?正所谓再富裕的地方都有穷人,虽然福建经济较为发达,难道福建就没有穷人了?

福建面积12.4万平方千米,常驻人口约万,算是一个地多人少的省份。GDP以年为例是亿,排在全国第7位,乍一看来确实是一个经济高度发达的省份,但福建其实还有些地方是非常贫穷的,像宁德、龙岩、三明、南平等地一些地区仍然很落后。

福建大致分两部分,分别为闽南和闽北。闽南去广东比较多,而闽北的人比较喜欢往北的上海、江苏跑。不过他们去一般也是做一些小生意,比如沙县小吃、铁观音店主。所以你很难在工厂里见到他们的身影。

福建有福州、厦门、泉州三个经济强市。虽然不如北上广深那么有吸引力,但放在全国依旧能排在前列,所有很多福建穷人其实都是在本省工作,他们传统本土意识强烈,能不去外省就不去,宁可少赚点也不去。

当然福建人相比其他省份经商意识比较前卫,这其实也有不少历史因素。

古语有云:「”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平蜀未平。”形容的是川蜀之地素来多兵戈之事,可是中国还有一个地方福建,却素来被战争所遗忘,被称之为兵家不争之地,这种原因究竟是如何形成的?一、经济回报效果不高,自古以来,打仗就是打经济,一场战争对于经济的消耗是巨大的,如何有效地降低军事成本?最有效的无外乎在敌人的土地上就地补给,孙子兵法上讲:「”故智将务食于敌,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芑秆一石,当吾二十石。”

福建地区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耕地面积极为,粮食产量极低,在历代朝中占比的赋税份额也是非常靠后,根本无法战争阶段提供足够的补给,也无法为战后贡献足够的土地红利。

可以说古代的整个福建是非常落后的,基本上是属于流放之地。而地理上,福建四面环山,经常遭遇台风、洪水、泥石流等天灾,而山多,耕地又少,很多人为了吃饱饭、开始下南洋、开始去外省做生意,这也造就了福建人喜欢经商的一个原因。

福建最早的名称是“闽”,其土著居民在历史上称为闽人。古代的七闽部落和楚国都是被称为“蛮”的南方民族。七闽的分布地域甚广,包括今天的福建全部、广东东部潮梅一带、浙江旧温、台、处三府属。古闽人是拜蛇为祖先的。这种民俗至今仍在一些地方保存着。

历史因素也造就了福建人非常团结,宗族文化浓厚,在华侨群体中,福建人数占据第一,到了现在,在闽南,在长乐等地,几乎每一家都有人在国外工作或者经商

“爱拼才会赢”也是闵南流行的一首歌曲,这也从侧门反应了福建人的创业精神,很多福建人受到了祖辈们对于财富思维的影响,纷纷出去创业,这也造就了他们宁愿摆地摊,开小店,也不愿意给别人打工。

美团的兴,头条张一鸣等都是福建人,他们都是福建人不打工成功的代表,对于福建人而言,创业经商几乎是刻在骨子里的思维,不需要学习,从小耳濡目染,长大了就会。大部分福建人从小都看着爸妈做生意,长大后对于经商这件事情,有着天然的亲近感,福建人冒险意识强,不喜欢安分守己,喜欢风险。

总结:

福建人总体来说确实经商的较多,成功的人也不少,泉州商会也是他们的一个代表,这是目前一个可以和温州商会抗衡的大型商会。但并非所有福建人都不打工,福建虽富有,但也存在不少穷人,因传统本土意识强烈,他们大多留着了本省务工,所有出门在外很少看到福建打工人的身影,久而久之给了人们福建人不打工的假象。

随着经济发展,全国各地工资水平也越来越好,出门打工也不再是人们的,留着家乡,既能兼顾家庭的温暖,又能为本地建设出一份力,或许这是更好的一种选择。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