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ldquo乐活在闽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治愈要多久 http://m.39.net/pf/a_6718078.html

故乡土地上,生生不息

诗仙在诗中写道:“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我们,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乐活在闽”小分队,一群远在南京的福建学子,也会在夜深的夜晚思念家乡的风景,家乡的美食。作为生在长在福建的小孩,我对家乡的民风习俗自认为了解非常,但在参与了本次社会实践调研活动之后,家乡在我眼中镀上了一层不一样的色彩。

福建,素来有着“人间福地任呼吸,清新福建欢迎您”的标语,更是有着隔山便不同的风俗习惯,我们这群来自于福建各地的少年怀着了解家乡文化,向这代人宣传家乡文化的理念踏上了故乡的土地。

这是一次挑战

年的夏天,疫情尚未平息,为了小分队成员的安全,我们决定各自为营,在自己的城市进行线上调研。第一次尝试在线上进行社会实践,这种特殊的合作形式,以及以往完全不同的调查方式都给我们带来了一丝新鲜感。人们常说,“万事开头难。”这话一点也不错。开头的阶段确实是我们团队最困难的时候,没有人组织,没有一个固定的目标,大家就像一盘散沙。但我们很快调整团队的状态,选出了队长,选定了主题,大家以城市为标准分出了小组,各自调查,为本次调研做足了准备。

这不仅仅是对团队能力的挑战,这更是对我们个人的挑战。大家在收到团队的任务之后很快就开展了活动。但当我看到大家递交的材料时,我才意识到自己的不足。线上调研看似十分容易,看上去好像仅仅只是整合了现有的材料把他们堆叠到一起,但确实对我材料整合能力的一次考验。当我在利用网上资源进行检索时,我意识到了,我并不能用简单的语句去概括那些专业术语,我想,这是我在以后的社会实践中应该去提升的方面。

这是一次对家乡的重新审视

尽管我在福建这片土地上呆了十八年,也自诩是一个乡土文化小行家,但是当小分队的各位同学整合了资料之后,我们才发现自己对家乡的了解是多么的片面。闽东的同学惊讶于闽南的风俗,闽南的同学更是对闽东的特产发出了“从来没见过“的呼喊。我身为一个宁德市的孩子却惊讶地发现自己家乡的风俗其实和福州市的更像。那些平日习以为常食用的海鲜、水产也有着属于自己的来历和讲究,那些日常叫惯了的名称也有着它们自己的历史。大家像是接受新鲜事物一般重新了解自己家乡的风俗习惯。

我们这代人,在21世纪的开端出生,和父辈接受着不一样的教育。像《大田后生仔》中唱的那样,:“零零后的同学,不会说方言。“我身边的许多同学,他们不会说方言,也不了解家乡的风俗习惯。在最初,我们希望用自己的实践能够让更多的家乡青年了解家乡。我们在经过本次社会实践调研之后,对家乡的认知上了一个层次,我们希望用自己的力量能够让更多的同龄人更加深入地了解家乡文化,希望闽地文化能够在新一代青年中传播。

这是一次提升

这是一次团队实践活动,它与个人的社会实践不同,更加考验我们每个人的团队协作能力。在团队里,我们需要按照个人的能力分工明确,每个人都要承担起自己的任务,没有人能够在团队里面做个独立行走的人。这次社会实践更是连接我和社会的一座桥梁,它将大学这座象牙塔向社会开了一扇大门,让我们体会到了自己将来所要面临的未知的世界。

严格意义上说,这是我大学阶段做的第一次社会实践,第一次社会实践便面临了疫情,这难免让我对这次实践有些担忧。但在实践的过程中,在和团队伙伴的合作中,我明白了,为什么会有人热爱社会实践,因为这其中的团队合作带给我们的是一起奋斗的快乐,这是个人单打独斗没法体会到的。社会实践它带给我们的不应该是所谓的任务应付,我们能从中学习到什么才是实践最终的目的。

我很荣幸能够参与这次实践,也很荣幸在实践中收获了这群和我有着同样奋斗方向的小伙伴。这个夏季,有大家就永远不限定!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乐活在闽”民风民俗调研小队

文字:周凡

排版:蔡宇婧

图:周凡蔡宇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