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接两岸·服务两岸-
国家级备案众创空间
福建省台湾青年创业就业基地
福建青年五四奖章集体标兵
??点击蓝色
新华社记者日前从中共福建省委相关部门获悉,根据闽台两地统计年鉴等可靠资料,年福建省GDP同口径折算为.5亿美元,台湾GDP折算为.6亿美元——福建经济总量已相当于台湾的.5%。
“首次实现经济总量赶超台湾,对地处对台前沿的福建来说,具有里程碑意义。”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院长李鹏说,这将为两岸融合发展带来更坚实产业基础、更蓬勃发展势头和更高质量发展机遇。
与台湾一水之隔的福建,是台湾同胞主要祖籍地。两岸对峙年代,福建是海防前线;改革开放后,福建变成开放前沿,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驶入快车道。
福建省委政研室副主任谭亚川分析说,近年来福建加快创新驱动推进转型升级,通过山海协作补齐发展短板,产业竞争力全面提升,经济增速持续领跑东部沿海,年至年福建经济增速年均达8.5%,经济总量6年连跨两个万亿级台阶,去年达4.23万亿元人民币。
根据中央要求,福建积极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努力建设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年,福建实际使用台资增长8.1%,入闽台胞逾万人次,来闽实习就业创业台湾青年超过3万人。
今年3月,台湾国乔石油化学股份有限公司与福建相关机构“云签约”,在泉州泉港石化工业园投资亿元新台币,新建丙烷脱氢及聚丙烯项目。国乔公司董事长杨品正表示,与泉州泉港合作,正是看中当地雄厚的石化产业基础、广阔的市场前景和良好的发展空间。而福建推出的一系列惠台惠企政策举措,更坚定了台商合作决心。
对比闽台两地主要经济指标,从产业发展看,福建农业和工业规模已超过台湾,而台湾服务业以及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领先,尤其在半导体、电子零部件、生物医药等领域深耕多年具有优势;从基础设施看,福建铁路、公路、港口、能源等规模已优于台湾,具备较好的产业后发基础。
“闽台之间,过去有密不可分的产业基础,未来有互补互利的合作空间。”谭亚川说,福建将进一步落实落细为台胞台企提供同等待遇,通过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全方位融合,惠台利民,持续深化两岸融合发展。
No.2
福建持续打造涉台检察品牌
深化两岸融合发展
近年来,福建省检察机关在依法保障台商台企合法权益、增进两岸民生福祉和提升司法交流互助质效上,打造出独具特色的涉台检察工作品牌。
日前,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军向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作检察院工作报告,福建省检察机关涉台检察联络室和涉台检察联络员工作被写入报告中。“我们要发挥涉台检察联络室和涉台检察联络员的前沿平台作用,为深化两岸融合发展、助建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做出新贡献。”全国人大代表、福建省检察院检察长霍敏表示。
福建是台胞聚居地和台商投资聚集地,截至目前在闽台企超过1万家。顺应台胞台企在闽学习、创业、就业、生活、发展的司法需求,福建检察机关自年起,先后在台商投资区、台湾农民创业园、台湾青年创业基地等设立涉台检察联络室或检察服务联络点。
年,厦门、漳州等地检察机关聘任台胞为联络员。年11月,福建在全省推广涉台检察联络室、涉台检察联络员工作。截至今年5月,全省检察机关已聘请名台胞担任联络员,设立37个涉台检察联络室。
厦门市检察院涉台检察部门负责人认为,涉台刑事案件公开审查,特别邀请涉台检察联络员参与,增进了台胞对大陆司法的认同感,实现了办案多赢效果。
据介绍,厦门市涉台一审刑事案件由海沧区检察院集中管辖。实践中,一些台湾地区犯罪嫌疑人,因“无家可归、无业可就、无亲可投”(下称“三无人员”)而难以适用缓刑。
为避免同案不同判现象发生,该区院联合有关部门共建涉台社区矫正教育安置基地,发挥涉台检察联络员纽带作用,协助开展审前社会调查,形成“有家庭的在社区、有职业的在企业、‘三无’人员在固定场所”的涉台社区矫正管理新模式,使符合条件的“三无”人员也能平等地适用缓刑。
“通过涉台检察联络平台,我们随时能与检察官互动交流,加上平等的法律服务,有力的司法保障,让我们感到在福建厦门生活很安全很安心,管理企业和发展生产也无后顾之忧。”做为一名资深的涉台检察联络员,厦门市台商协会会长吴家莹说,他一直有个愿望,能把福建厦门检察服务台胞台企的创新举措推广到全国。“现在,最高检工作报告肯定福建涉台检察联络工作,如果将来能够在全国推广开来,这对在大陆工作生活的台胞来说,是一大福音。”
No.3
台湾连续44日无本地病例
或于6月7日全面解封
中国台湾网5月26日讯据台湾“中时电子报”报道,台湾地区流行疫情指挥中心今日(26日)公布,岛内今日无新增病例,连续5天零确诊、连续44天无本地病例,目前累计确诊例。
该部门指挥官陈时中表示,今早与“政院”讨论,即日起至6月7日,若没有本地病例或只是零星本地病例,6月7日起岛内将全面解封。民众只要维持个人防疫,并做好社交距离或是戴口罩,室内及室外将不再进行人流管制或人数管制,座位也不再限制。近日会与各县市政府主管机关讨论。
陈时中指出,岛内昨日新增例新冠肺炎相关通报,截至目前累计通报例,其中例确诊,分别为例境外输入、55例本地病例及36例台海军远航舰队群聚感染病例。确诊个案中7人死亡、人解除隔离,其余持续住院隔离中。
No.4
台湾4月餐饮业营业额创史上最大跌幅
放无薪假人数持续飙高
中国台湾网5月26日讯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岛内内需,据台湾《中国时报》报道,台当局经济主管部门统计,台湾4月餐饮业营业额为亿元新台币,比去年同期减少22.8%,为开办本项调查以来最大减幅。4月零售业营业额为亿元新台币,年减10.2%,为年以来最大减幅。
该部门指出,因实施防疫规范,聚餐宴会活动明显受限,餐饮业营业额年减22.8%,各分项统计中,餐馆业年减23%,饮料店业及外烩团膳承包业分别年减16.6%和32.3%。
零售业营业额下滑主因全球疫情扩大蔓延,台湾在3月下旬起限制非台籍人士入境,加上4月份开始实施社交距离等防疫规范,观光以及消费人潮进一步下滑。
此外,台当局劳动事务主管部门25日公布最新统计,截至22日,共有家事业单位、2万2人放无薪假,事业单位数量创下年以来新高。其中以批发及零售业家最多,制造业家次之、住宿及餐饮业家再次之。
统计显示,若以人数排序,以制造业达1万人最多,批发及零售业人次之、住宿及餐饮业人再次之。从地区来看,台北市有家、人,新北市有家、人,桃园市有家、人。
No.5
台湾口罩管制解禁
预计6月起开放自由买卖
中国台湾网5月25日讯台湾岛内口罩自1月底开始征用已满4个月,并从2月开始推行实名制管制一个月。据台湾“联合新闻网”报道,台湾地区流行疫情指挥中心指挥官陈时中今天终于松口,表示口罩解禁政策预计6月1日起开始实施。
据报道,陈时中说,开放口罩政策会在本周正式决议,预计从6月1日起实施。方向为定额征收,除了库存量、战备量、民生使用等使用外,其他部分可在市场上买卖。
该中心副指挥官陈宗彦进一步表示,口罩开放部分包括外销和内销,且与实名制并行实施。实名制的口罩定价和购买数量按照原本机制,维持14天9片,以确保民众有足够的口罩可以使用。若民众在购买实名制口罩后还觉得不够,想要多买,可在市场上自由购买。
----
我们是厦门北站台湾青年双创基地
我们专注孵化两岸青年
这里是你们在路上的家
我们一直都在
欢迎你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