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是第41个世界粮食日,艺术家杨烨炘用克黄金打造了粒纯金大米,然后一粒一粒的扔进了黄浦江和上海的各个角落,以这种行为艺术的方式来讽刺浪费粮食的行为,唤醒国民对粮食安全的重视,探讨浪费与节俭,价值与价格,富裕与富强之间的关系。
很多网友看到这条新闻都表示不理解,心想:你这不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吗?你有这十几万去做点更有价值的事情不好吗?比如给灾区捐款捐物,把这么多钱捐给山区,起码可以供十多二十人读完大学,就这样白白扔掉,实在是太可惜了,实在不行,扔到我家也可以啊,哈哈!
其实这个事儿让我联想到十几年前很火的一个事件—柳涛事件。柳涛事件是年5月,福建《东南快报》记者柳涛在雨中的厦门街头拍摄了一组雨中骑车人路遇马路陷阱摔跤的图片的事件。这组图片在全国引发了一场“记者传达新闻的责任和社会公德之间应如何平衡”的大讨论。这组照片让名不见经传的柳涛瞬间卷入翻天覆地的是非评论之中,一时间,各方争鸣,毁誉参半。有人甚至配上新版寓言《守坑待摔》,大多数人认为记者应该事先提醒路人,以免造成伤害,但也有少部分人认为如果这个镜头,能够警示千百人,避免千百万人生命,那么这组照片是不是意义更大呢?
回到我们今天这个“黄金制米”的事件,其实它跟我们上面谈到的柳涛事件很像,都是舍弃一部分利益,来争取更大的利益。有数据显示:中国每年约亿斤粮食被损耗和浪费,国人在外就餐时人均浪费93克食物,所以浪费食物这个事儿真的很严重。
也许我们艺术家本意就是:克价值大概17.5w的黄金对他来说想扔就扔,就像g大米普通人想扔就扔一样,但是我们这些没有黄金的人会心疼黄金,同理,吃不饱饭的人也会心疼大米。毕竟很多人丢粮食不会觉得是浪费,因为人们有能力购买足够多的粮食,而丢黄金觉得是更大的浪费,说明没有能力拥有足够多的财富。
“黄金制米扔河里”能引起网友们广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