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揭晓的年度福建省“最美家庭”名单中,省制图院张江华家庭光荣上榜。这是一个啥样的家庭呢?最美背后有啥不一样的故事呢?
传承好家风
凡是认识张江华一家的,听说他们家庭获得年度福建省“最美家庭”荣誉称号时,都不约而同地说:“他们一家人非常好,家风好,家庭和睦,获此荣誉实至名归!”
说起家风,这就要从双方的父母说起。
“江华的父亲那时候都80多岁了,还坚持利用自己所掌握的技能,自备工具在小区里志愿为大家修理电动车和自行车。”熟悉他们家情况的省制图院副院长林新感慨道,只要谁有困难,老人家都会帮上一把,他的热心是发自内心的那种。
张江华的父母都是军人出身,转业到地方后在技术岗位上勤勤恳恳工作,没有一点架子,老俩口相濡以沫一辈子从没有红过脸。“小区里几乎人人都认识他们,他们人好,也非常热心,小区里的事、邻里的事都会帮忙。”张江华父母的一位邻居说。
而张江华爱人的父母,也就是她的公公、婆婆,也是恩爱夫妻的典范。她的公公退休前是某学校教师,一位文质彬彬的学者,整天忙碌着学问。她的婆婆识字不多,是个纯粹的家庭主妇。可夫妻俩相敬如宾,也是几十年没有红过一次脸。
“我进门20多年,从来没有看到过婆婆发过一次脾气。她都是默默地操持家务,任劳任怨,非常质朴的一个人,她的这种性格也深深地影响了我的爱人。”张江华说。
家风是什么?家风是“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家风是“其身正,不令而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我从小在部队院子长大,父母亲的坚韧和担当给我的影响非常大。”张江华忘不了父母雨里来风里去忙碌而毫无怨言的情景,“他们在哪里都是尽职尽责地做事、尽心尽力地帮人。”
张江华的爱人陈敏旻是福州铁路运输法院一级法官,受父母性格的影响,加上职业的关系,让他养成内敛、沉稳的性格。但沉稳不代表木讷,直到现在,陈敏旻还会时不时地给张江华送花、送礼物等,送上一些小惊喜。
“我们太羡慕了,她的爱人现在还会给江华送花,你看看她桌子上的花就是她爱人送的。”张江华的一位同事说,都20多年的夫妻了,还能这样浪漫。
在家里,张江华夫妻俩也分工明确,一个接送孩子,一个辅导作业,直到孩子上大学,他们也从来没有为孩子的教育争吵过,如今女儿都上大二了。
“我的学历不高,但我爱人的学历是研究生,教育孩子的事都交给他了,我就做些辅助的事,我们俩性格一个柔,一个刚,有时候我对一些事表示不满,他从来不跟我吵,都是事后跟我分析谁对谁错,那时候气早就消了。”性格开朗的张江华说起夫妻关系时哈哈大笑。
张江华的家庭就是这样,平凡而温馨。
树立好榜样
俗话说得好,“家和万事兴。”家庭和睦了,人才有心思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
张江华是省制图院总工办职工,同时又是中国民建福建省直第八支部主委。总工办中女职工超过一半,工作多任务重,但张江华总是认真做好每一件工作,她默默无闻扎根平凡岗位,以扎实的专业素养为政府部门、社会各界提供良好地图服务。年,她参与总工办成功创建省直机关“巾帼文明岗”。而她的爱人也常年加班、出差,奔赴在一线办案,多次被评为单位先进个人。
张江华也经常参加单位和社区组织的志愿服务活动,尽己所能关怀弱势群体。她跟随社区人员走街串巷,普及“平安社区”知识。“六一”期间,她和同事走进福州市儿童福利院,为孩子们送去节日的问候。近些年,她还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到公益服务中去,多次牵头组织同事、民建会员走访福州市儿童福利院、福州培智学校、闽侯善恩园等,送去食品、文具、衣物等物资,累计募集捐款1万余元。年11月,她组织自己所在支部的成员一同走进福州市闽侯善恩园,开展“关心下一代”主题活动,关心孩子们的生活状况,为他们送去儿童套装和早餐菜等日常需要的物资,并鼓励他们树立信心,战胜困难。
年10月4日下午,3名游客在霞浦县大京海摊上游玩,不慎被巨浪卷入大海。当时情况万分危急。万幸的是,事发现场有一些人奋不顾身,手挽手齐心协力将他们一个个从大海中抢救出来,张江华夫妇也参与其中。3名游客被救上岸后,张江华又立即参与急救,呼叫救护车,办理入院手续等,使得3名游客得到及时救治。
获救的游客在感谢信中说道:“在此,我们全家特向张江华他们的救命之恩表示不胜感激……在大力提倡和谐社会及见义勇为的今天,我们一家人确确实实感受到了现场施救人员恩同生命再造的正能量义举,对此我们一家永怀感激。”
“犹记得那日见到满脚伤痕的她,对着同事诉说那个周末海边的惊心动魄,她说她也害怕。但我们见到的是义无反顾冲向海滩的她。那是她的善良和勇敢战胜内心恐惧的最好证明。为她的高尚义举点赞!”单位同事说。
他们一家英勇救人的事迹被《海峡都市报》《闽东日报》以及霞浦新闻网等媒体报道。年2月,张江华当选“鼓楼好人榜”见义勇为月度好人;年5月,张江华当选“福州好人榜”见义勇为月度好人;年8月,张江华入围“福建好人榜”(见义勇为)。
家庭的影响是无形的,也是深刻的。如今,张江华的女儿也在学校里不时传来“好声音”:“妈妈,宿舍的开水大部分都是我打的。”“妈妈,我这次又捐钱了。”“妈妈,我们又去做志愿服务了。”……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