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他是福建历史上第一位思想家,扭转福建荒蛮 [复制链接]

1#

福建

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特殊的存在

五胡乱华、衣冠南渡之后

虽有大批中原百姓南迁

但直到唐末五代十国之前

福建还是一片蛮荒之地

而一个地方从蛮荒走向文明

历史上必然会出现几位标志性人物

今天

小档要给大家介绍的

正是一位

促使福建从蛮荒走向文明的思想家——

林慎思

林慎思(-年),字虔中,号伸蒙子。长乐崇贤乡钦平里(今长乐市潭头镇大宏村)人。

他是福建历史上第一位思想家,是福建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标志。

五桂联芳

林慎思出生于福建福州长乐,是一个不世之材,他自幼好学敏锐,有兄弟五人,筑室读书于方安里筹峰山中,又筑新居于筹峰山下溪上,号“坑湖草堂”(今潭头镇溪新村坑湖里)。

在唐咸通时,兄弟五人先后中进士,是福建历史上第一家兄弟五进士,时称“五子登科”“五桂联芳”。

唐懿宗赐“兰桂同芳”匾,予以褒扬,并将崇贤乡改为“芳桂乡”。又因他中宏词科之魁,故赐其里为“大宏里”。

所谓,身有功名,光宗耀祖。自此,长乐读书之风盛行,“海滨邹鲁、文献名邦”之美名传闻而开。

续孟功业

提及林慎思,多数人会想到他的著作《伸蒙子》,那么此书是如何得来的呢?

咸通五年(年),林慎思第一次科考落榜,退居长安槐里,专心学习。并于咸通六年作出《伸蒙子》。《伸蒙子》全书共三卷八篇四十章,约近万字。

《伸蒙子》

全书采引前代君臣事迹,以明治乱之道,从中可以窥见林慎思的政治观、历史观、人才观等,他综合采纳了儒、道、法等多家的思想,而又成一家之言,堪称晚唐一部重要的思想史著作,给后人留下了一份珍贵的思想遗产。

《续孟子》

又因唐政治腐败、社会动乱,他认为儒家思想方可重振帝王的厚利之心,因此,林慎思便利用历来被忽视的孟子思想,著《续孟子》。

但《续孟子》却与孟子有所不同。林慎思认为,人性无所谓善恶,人性善恶随教化而迁,但人性不可皆化为善,人性可化,然实则难化。

所以,在教化百姓时,如果儒家礼制行之无效,就应辅之以刑法。林慎思主张恩威并施,宽仁与暴虐应虽相互冲突,却又相辅相成,改变了传统儒学偏重说教少言刑罚的特点。

儒英忠义

广明元年(年),黄巢攻占长安,田令孜挟帝奔成都。

当时名流自顾不暇,林慎思却领官兵迎战,力尽被擒,委官不受而死,归葬于渡桥大墓山。

唐天子表彰林慎思为“儒英忠义”,并诏立忠贤祠祀典。

宋代的朱熹曾寓居于长乐讲学,仰慕林慎思的“儒英忠义”和“续孟功业”,曾游筹岩,寻其遗踪于此。有感于林慎思“德成于此地”,遂题其读书处为“德成岩”。

封建时代,长乐县衙两侧建有乡贤祠与忠义祠,以纪念长乐历代先贤与忠烈,而两祠所祀的第一位神主都是林慎思。

纵观林慎思整体思想体系,融汇了诸子百家的思想而自成一派。他的政治观源于儒家,历史进化论承袭法家,自然观与荀子相通,又从道家吸取了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在治国安邦上,以儒家学说为指导思想;

在治民上,主张恩威并施;

在教育上,主张子不必与父同,学生不必与师同,大可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甚至学生可以老师分庭抗礼,自成一派。

其整体思想,富有辩证,较开明灵活,与时代相结合,以至于在如今的道德建设中,都起着长远而深刻的作用。

林慎思的出现

是福建从蛮荒进入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

这样的伟大思想家

真不愧为

“吾闽千古不朽之高士”

部分图片、文字来源网络。

责任编辑:詹丽媛

版面编辑:陈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