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能治好吗 http://m.39.net/pf/a_4785554.html从城市来到县城,既有欢笑也有不安,实践队成员们徒步翻山越岭,体验了重走红军路的艰辛;头顶炎炎烈日,将自身专业知识融入在当地;驱车登高山,体验周宁县乡村振兴全新的发展模式……在短暂的5天里,实践队成员们付出汗水,收获知识经验与友谊,每一天都无比充实,充满快乐与希望。
01
踏寻革命小村苎园坪
年7月11日,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赴宁德市周宁县——“兴红色周宁”暑期社会实践队一行10人驱车至前坪新村,顶着烈日,步行1个多小时,穿过许多密林和芦苇交错的羊肠小道,克服种种困难,来到谷底,途经杂草丛生的苎园坪大桥,终于来到了这个英雄的村庄——苎园坪。重走红军走过的山路,切身感悟着那段艰苦卓绝的革命岁月。
苎园坪位于周宁县前坪村,曾是闽东党政军机关所在地,现为周宁县老区基点村之一。老一辈革命家叶飞、阮英平、范式人等老同志曾在该村开展革命活动,并留下了红军修械所、医院、江朝甫、陈阿久等“63位同志之墓”等遗址,为周宁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红色精神财富。
随后实践队成员们驱车前往苎园坪所在行政村前坪村,在前坪村革命纪念馆进行参观学习,听取老村主任介绍前坪村的革命历史,了解闽东革命时期的峥嵘岁月。为更好的学党史,悟思想,实践队成员们还与前坪村老主任一起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成立周年大会的讲话,牢记“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将青春和热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02
特色种植助脱贫
无花变有花,开出致富花
7月11日下午,“兴红色周宁”实践队来到了周宁县一名无花果专业合作社实地考察。在深入交流后,实践队成员们了解到近年来周宁县把发展特色休闲农业作为农民脱贫攻坚的有力抓手。无花果基地合作社的负责人在发展无花果产业的同时还创立了“印象周宁”电商平台,通过该电商平台,合作社不仅平稳发展,还带动和扩大了当地果农们农产品销售市场,果农们在“农业+互联网”的战略路途上越走越远。
合作社负责人周总说到无花果虽然获得“十佳旅游商品”之荣誉,但是周宁无花果产业现如今主要还是以原材料生产,产品初加工为主,仍然缺乏无花果的精深加工技术,希望今后可以通过校企合作改变目前这种现状。实践队成员们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既开阔了视野,又增长了见识,为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如今,周宁县已有多家线验馆供游客们参观购买当地农产品加工品,实践队成员们也来到了线验馆馆内参观商品。
01
02
03
03
乡村振兴老区新貌
周宁县七步镇苏家山村位于镇区东部8公里处,海拔米,与福安市康厝乡石尖村交界,属独一村,为革命老区基点村,已成功打造成为集有机茶业开发、特种养殖、竹沥水加工、自驾游为一体的生态立体发展基地。实践队成员们驱车至苏家山村,以亲身体验、深入群众走访等形式实地调研该村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接力乡村振兴的建设工作。
参加调研的大学生通过走访当地农户,了解该村“农旅融合、以游兴村、以游富民”的发展思路,参观了集“种、养、加、游”为一体的立体生态农业。作为“乡村振兴”的明星村,苏家山村在有机茶基地上空建起了玻璃栈道、滑索、丛林穿越、飞碟登月等户外体验项目,打造了农旅结合基地——苏家山休闲农业基地,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景点。
在调研的过程中,实践队成员们对比了以前和现在民居的照片,村庄原来的房子都是土木结构的,如今现代化的民房让人产生超越时空的错觉,村里新式的钢筋混凝土楼房完全改变了原来的面貌,村庄处处展现欣欣向荣的景象。在脱贫攻坚下,苏家山乡村振兴欣欣向荣,这个乡村持续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04
舌尖上的安全
12号下午,实践队成员们在肖飞燕老师的带领下来到兴福社区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宣讲会。在此之前实践队成员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定制食品安全宣传手册,印制横幅,制作宣讲PPT等。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宣讲会受到了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共有社区居民群众20余人参加。与此同时,实践队成员们顶着烈日,身穿志愿者马甲来到长安社区开展食品安全现场,宣传并发放食品安全宣传手册。在实践队成员们共同努力下,把专业知识带入实践活动。
05
走近革命英雄凌福顺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全体实践队成员们走进凌福顺纪念馆,共同回忆起那位年仅二十四岁的革命英雄。年,19岁的凌福顺进入周墩常备队当兵,次年参加地下革命组织,发动群众组建革命组装。周墩暴动,年轻的凌福顺英勇善战,然而在侦查敌情时不幸被捕。凌福顺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毫不屈服,最后一代英魂牺牲在敌人的十字架上。
在讲解员的细致讲解下,实践队成员们都沉浸在这份坚韧不屈、不畏艰辛、忠心爱国的红色精神之中,实践队成员们内心燃起的爱国情怀顿如山洪崩泄一般,耳边不断回响着凌福顺牺牲前的呐喊:我凌福顺会绝代,但是,革命永远不会绝代!
参观完凌福顺纪念馆后,实践队成员们来到凌福顺革命烈士纪念碑默哀,实践队成员们轮流上前献花,面对这宏伟的纪念碑,仿佛能看见凌福顺等革命先烈当年英勇抗敌,前仆后继,在枪林弹雨中穿行的身姿……
06
红色七步
7月13日,实践队成员们来到了后洋村和梧柏洋村。后洋行政村和梧柏洋行政村,都是革命老区行政建制村。到达后洋村,实践队成员们拜访了黄振芳老爷爷,参观了习近平总书记亲手种下的三棵树,了解了以黄振芳家庭林场为代表的生态农业,打造林下经济产业体系,森林是水库、钱库、粮库的“三库理论”。
来到梧柏洋村,实践队成员们参观了革命烈士纪念馆,了解了当地的红色革命。在参观革命烈士纪念馆时,讲解员饱含深情地讲述着革命历史,仿佛带着实践队成员们走进当时那一幕幕场景。每一件存留下来的物品都带着饱经风霜的沧桑感,仿佛诉说着那时的情形和革命先辈的不屈不饶的革命精神,让实践队成员们领会到历史的伟大和革命的艰辛。
通过这次的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实践队成员们认识到学史可坚信念,学史可砺修为,学史可识方向。作为新时代新青年,要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解决“三农”问题,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力量。
END
来源: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兴红色周宁”暑期社会实践队
●奉献爱心点亮心灯
周宁团县委联合无锡阳光爱心义工团开展助学走访
●“云端逐梦”的支教之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来啦~
●庆祝建党周年,周宁团县委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实践活动
联系方式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