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23岁,他打响福建革命武装暴动的第一枪 [复制链接]

1#
金扬沙银屑胶囊是不是治白癜风的药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hg/140118/4329299.html

24岁

牺牲的他说:

“共产党人好比韭菜

是越割越长的。”

朱积垒

在闽粤两省通衢——平和九峰古镇,积垒村是一个低调到连一块标志石碑都没有的村庄。但从这里走出的朱积垒烈士,发动的平和暴动,却如同一声春雷震撼了八闽大地。

积垒村原名上坪村,自明朝建村的数百年来从未更改。直到年,当地为纪念24岁就牺牲的朱积垒烈士,报请中央易名,还是周恩来总理亲自下的批示。

从此,上坪村成为历史。

01

走出大山寻求真理

年4月,朱积垒出生在村中一个富裕的家庭。家中开着店铺做生意,这也让年少时候的朱积垒有了进学堂的机会。

今天,我们还能在朱积垒故居中隐约看出繁华一时的痕迹。

▍朱积垒故居

然而,黑暗、腐败的旧社会,农村一片凋零悲惨,乡亲们绝大部分过着艰难困苦的生活。这也激发学堂里的朱积垒满怀对旧社会的不满,对农民乡亲的同情。

从朱积垒故居走出百米左右,便是旧时的商铺一条街,也是村子通向外界的唯一道路。朱积垒就是从这里,走向了革命的道路,走向他孜孜以求的新天地。

这一年,朱积垒17岁。

学党史——知党恩——跟党走

彼时,九峰以外的世界正因为“五四运动”的爆发,而促使知识分子开始重新寻找方向,开始踏上救国救民的道路。

被保送厦门集美学校读书的朱积垒,新思想开始萌芽。

他上台演说、请愿示威、呼吁罢课。因为频繁参与学生运动,朱积垒最后被学校开除了。他深感自己有改变社会现状的责任,给自己起了一个别名,叫“朱先锋”。

学也上不了了,反倒成了朱积垒人生的转折点。年初,这个21岁的青年,只身带着随身行李,也带着理想抱负,迎着东南沿海徐徐暖风,乘海轮抵达革命策源地——广州,进了讲习所学习。

也是这一年,朱积垒站在鲜红的党旗下,庄严宣誓:“牺牲个人,永不叛党”。

▍朱积垒在广州第六期农民讲习所期间使用过的木箱

02

点燃星火发动群众

这段学习的经历,让刚刚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朱积垒意气风发,虎虎有生气。年重阳节这一天,秋高气爽,朱积垒穿着笔挺的军装,像个风一样的少年,走在弯弯曲曲的山道上。

是的,他回来了。

脚踏阔别已久的故土,故乡依旧山水如画,然而地主豪绅、贪官污吏的盘剥,却让百姓的生活水深火热。

学党史——知党恩——跟党走

一间20多平方米的小平房里,朱积垒站在摇摇欲坠的木桌旁,亮起了油灯。油灯滋滋作响,把屋里人的眼睛都擦得亮亮的。后来,人们才发现,在这间屋子里成立的平民夜校,亮起的灯光一度照耀了闽南大地。

而后成立的中共平和支部,更让朱积垒憧憬着未来,信心满怀。

曙光正在照进平和……

▍中共平和支部旧址

03

风云变幻勇破县城

然而,千里之外的上海,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让闽南的天空再次被乌云笼罩。朱积垒意识到,敌人已经拿起钢刀要来屠杀革命人民了。

一场暴风雨即将到来……

学党史——知党恩——跟党走

年3月8日,春寒料峭,山风冷嗖,革命的烈火却熊熊燃烧。集结、行动。当天边泛起鱼肚白,总指挥朱积垒拔出左轮手枪,枪声随即响起。这一声响,打出了福建革命武装暴动的第一枪。

伴随着猛烈的爆炸声和滚滚浓烟,朱积垒身先士卒,冲向城楼扔了一颗俄式手榴弹,并把红旗插到了城楼上。“福建工农革命军独立第一团”的旗帜上,金黄色的五角星和斧头、镰刀熠熠放光。

▍平和暴动纪念馆陈列品

四天后,中共福建临时省委连续发文,称赞“朱同志做事努力、勇敢”。然而,此举也震惊了国民党,派出大量密探搜捕朱积垒。同时,抢光朱积垒家的财产,烧掉了他家的房子。朱积垒的家人也被迫逃亡在外,父母均客死他乡。

▍平和暴动纪念馆陈列品

04

腥风血雨浩气长存

年8月后,朱积垒根据党的指示到永和埔边区开辟新区。在转战广东大埔县的时候,不幸被捕。

入狱后,朱积垒一连经受了3天的严刑拷打。敌人开始是用竹子夹手指、脚趾,后来竟用竹篾紧紧圈住手脚,再用尖木打进去。遍体鳞伤、几度昏死后,敌人使出了辣椒水灌鼻孔的卑劣手段。然而,朱积垒始终不吐一字,让敌人一无所获。

他说:“要杀便杀,何必多言。共产党人好比韭菜,是越割越长的。”

行刑时,敌人企图强迫朱积垒跪下受刑。但朱积垒高昂着头,硬挺着身躯巍然而立。“共产党万岁!”“共产主义胜利万岁!”高亢响亮的口号声盖过了敌人行刑的枪声。

▍朱积垒用过的左轮手枪

这年,朱积垒年仅24岁。壮丽的青春,化作翱翔的雄鹰,守卫了祖国的山河。那鲜血染红的大地,也开出了灿烂的花朵。

▍平和暴动烈士纪念碑

学党史——知党恩——跟党走

斗转星移,大江东去。今天,在这个现代文明和古朴风格交融的村落中,依旧青山延绵,苍松滴翠。

▍平和暴动烈士纪念碑

对历史的最好回望,是创造新的历史。今天的积垒村,正聚焦答好“时代之问”,赓续红色基因,汇聚红色力量,薪火相传再接力、再出发,踏着革命先辈的足迹,书写幸福生活新篇章。

来源:漳州纪委监委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