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茶世界福建茶叶的历史渊源 [复制链接]

1#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间医院疗效最好         http://m.39.net/pf/a_4688828.html

1.福建茶叶始期:最早见于东晋年,南安莲花峰石刻“莲花茶襟”。说明晋朝以前,福建已产茶,至今已多年的历史。

中国是茶的原产地,相传“神农时代”就已发现茶。神农氏时代,即新石器时代,约公元前年。福建茶叶始期,是在神农时代的年之后的事。

此时茶在南方已渐变为一种普通之物。敬茶待客已形成一种礼仪。茶的记载,也明显增加,莲花峰上的石亭,也即古人饮茶、斗茶的地方。

2.唐朝:农业生产回升,文化有很大的发展,大兴著书、注经、译书、修书,提倡诗文和书法。

茶业有显著的发展,茶区扩大,技术有发展,制茶业发达。陆羽“茶经”于公元八世纪后期问世,标志古代茶业进入成熟的阶段。

此时福建已是当时中国主要产区之一。“福州、建州”茶区,见《茶经》记载。“方山露芽”、“鼓山半岩茶”、“武夷茶”等,已是中国最早名茶之一,并列为贡茶。

3.宋朝:福建茶业已盛,茶叶产地进一步扩大。

茶叶的制造技术,也较唐朝进步,有片茶、散茶二类,以片茶为主。

当时北苑茶名振国内。今建瓯市东峰镇凤凰山是当时北苑茶产地,北苑龙凤团茶即贡茶中的上品。

宋朝是福建茶文化兴盛时期。关于福建茶事和北苑茶的著作很丰富,如蔡襄著《茶录》记载福建建安之茶。宋子安撰《东溪试茶录》,相当于当时福建茶经,并首次把茶叶品种分为七种。《宣和北苑贡茶录》、《北苑别录》等。对当时茶叶种类、品质、茶具、泡饮、茶艺都加以总结。“斗茶之风”兴盛。

4.元朝:北苑茶渐趋衰退。武夷茶继而兴起。年(元大德六年),在武夷山九曲溪的第四曲设有“御茶园”即办理贡茶的采制与管理。茶类有叶茶,即宋朝的散茶类,蒸青叶茶,先蒸后揉再烘干。品位在国内仍然居上。

5.明朝:福建产茶更盛,技术也有更多创新。开始制作芽茶,有利发挥茶叶特性,是福建茶叶产制史的一个进展。福建贡茶,占当时全国贡茶的一半。贡茶品号多、品质优,被誉“甲于天下也”。名山古寺产出了不少名茶,如福州鼓山、泉州清源山、福鼎太姥山、南安英山、闽侯方山等地。都有相应的茶文化记载。

6.清朝:十八世纪中叶的产业革命前后,外侵不断,直至年鸦片战争,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之后,福建茶业走过了多年兴盛、衰落、风云变幻的历程。

年(康熙28年)厦门出口茶叶,首次运往英国。五口通商后,福州又为三大茶市之一。年全省茶叶出口达2.4万吨(包括外省调入绿茶,加工花茶在内),为历史最高峰。

清朝茶类齐全,有红茶、绿茶、白茶、乌龙茶,还有再加工的砖茶和花茶。相当现在的茶类,基本定型。年福州制茶公司,于福州北岭设厂,最早引进一批初精制联合企业。年《农学报》卷二,已有“福州近有机器制茶”报道。为福建机器制茶之始。但应当看到,另一方面,在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的格局之内,摆脱不了外国势力对中国侵略加深的一个侧面。

民国初期,茶叶在全省经济中仍占主要的地位。据年估计,全省茶园面积约占6.6万公顷,多系间作茶园。产量在1.5万吨以上,茶业营业税占全省营业税的21%以上。日本侵华战争开始,战乱不止,茶叶产销急剧下降。年抗战前全省茶园面积3.6万公顷,产量1.万吨,至年解放时,面积仅及战前的一半,产量仅及28.55%。

鸣谢:本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点击“阅读原文”,可直接进入“我的微店”购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