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清黄氏始祖黄敦公
虎丘指的是闽清黄氏祖先的陵墓。
(今塔庄镇秀环村)
相传黄敦公在一个山丘上面中风死掉的。由于事出突然,没来得及挑选墓地,家人打算第二天就地掩埋。但第二天,那个地方已经变成一个小小丘陵。后来发现是一只巨虎刨土给他堆成的,由此得名虎丘。
虎丘黄氏始祖黄敦纪念馆
虎丘墓下刚好有六丘田,与六叶相呼应。墓左右角各有一湾泉水,称“虎涎”,据传喝了能够一年四季平安。
黄氏是中华名族一大名姓,是黄帝轩辕之苗裔,五千多年来,其世系播迁,枝繁叶茂,遍及全球,其派系错综复杂。我们看到的黄氏祠堂牌匾常常会挂上“江夏”二字,其实是对黄氏祖宗的尊称。江夏是海内外黄姓华人公认的总郡望和发祥地,故有“天下黄姓出江夏,万派朝宗江夏黄”之说。但虎丘黄氏派系有编纂宗谱,可追根溯源,为海内外宗亲寻根问祖提供依据。
六叶同开一样青,莫因微利便相争;一回相见一回老,能得几时为弟兄?此乃虎丘黄氏敦公训子诗。
虎丘黄氏的来源
入闽始祖黄敦。河南光州固始人,生于唐大中丁卯(公元年)八月初三子时,卒于后梁乾化卒未(公元年)九月廿八午时,享寿六十五岁,葬于凤栖山。虎丘黄氏始祖敦公的墓冢,海拔约米,与今七叠温泉景区之玉台山遥遥相对。
光启元年(公元年)黄敦跟王潮、王审知兄弟关系密切。唐朝末年,天下大乱,王氏兄弟在光州固始起兵,他和弟弟黄世铭(黄鹰)起来响应,为王潮、王审知兄弟重要部将之一,王氏义军一路南下,渡黄河,过长江,所向披靡。王潮最后据有福建,被唐昭宗正式任命为福建观察使,成为福建的实际统治者。更多关于黄氏资料请搜索
二叶礼公(公元—年),敦公仲男,生于闽清七都风栖山盖平里,后迁永泰东洋。其后子孙散居永泰白云、南坑、下园、祭尾、闽清洋头、福州连坂、郡岐、亭江东岐、尤溪黄坂洋等地。
三叶凝公(公元—年),敦公三男。苗裔分布:闽清车墘、洪安、前埔、林洞、安前、三泰、石湖、下林、鹤林、园头、前坪、土城、前坂、梅埔、上西园、店前、东桥东淮、安岭、州城西门、石井连桂坊、三明列西、沙县夏茂、高山、岩前、闽侯县石、鸿尾、黄善坑、奎石、白沙、唐举、南屿后由岭尔、尤溪东华、德化汤安、永泰重光寺、嵩口、泉州上坊、江苏镇江、连江玉沙、定海、福安、霞浦、福鼎、罗源中房、岭兜、宁德六都、虎贝、石堂(今文峰村)、大岭头等地。此系三鼎甲齐全,状元裳公、榜哏洽公、探花桂公,皆出于此,并有“两朝双宰相”的美誉。
四叶勃公(公元—年),敦公四男,生于闽清七都凤栖山,后迁永福龙井。据传龟年诞生之时,有吉祥之兆,彩虹出自此井,后将龙井改为虹井,至今犹存。其苗裔:福州义序、福清磨石、一都、永泰埔埕、溪南、闽侯洲头、辅翼、付竹、南屿、连江、龙沙、长乐、西浦、罗源长治、溪门、宁德黄家村。九世龟年公在湖南渠阳落籍,生十子五十六孙,发48支,苗裔目前遍及湖南、湖北、贵州、四川、云南、广东、广西、浙江、海南、台湾等1省,此派有状元定公、10个市县、多个村,部份播迁海外,总人口达多万人。此派人才辈出宋代有兴国侯黄龟年,不惧权贵,四上奏章弹劾秦桧,气壮山河,孝宗帝钦定载入(四库全书)。宋状元黄定父子任潮州知府关爱民生、为政清廉,深受百姓爱戴,送他万民伞。(20年后长子黄自求也任潮州知府继承乃父之遗风)父子同祀潮州贤守祠。忠壮侯黄复抗元英烈,滁州守城八十余日,指挥与元兵数百次撕杀,弹尽粮绝、英勇壮烈,被宋理宗皇帝封为忠壮侯。历史上涌现了文武三状元,兵部、工部、刑部三尚书、宰相、国公、御史等,登进士人,贡士、解元、举人余人,京官至地方官余人。
五叶启公(公元—年),敦公五男,生于闽清七都凤栖盖平里,后辽至十五都黄石。宗裔分布:闽清、湖头、沥埔、青坑、台鼎、西洋边、兰前、云渡、云中、省璜、店前、下碓洋、普贤、可梅、城门、墘面、宝峰、后佳、尤溪湖山、中仙、梅仙、珠建、豪峰、枣坑、莘田、后场、汤川、山兜、徐州、后寮山、闽侯、杉祥、南坑,永泰长庆、东洋、锦安、三峰、长乐金峰、文岑、德化、杨梅、莆田下田、古田双坑,广东等地。监察御史保庸公、上柱国稹公、孙中山先生高等顾问乃裳公、民族英雄乃模公均出自此宗支。
六叶余公(公元—年),敦公六男。宗支散居宁德、外渺、初盘、周宁咸村、八蒲、寿宁、霞浦、福安石后门、百柏溪、浙江乐清蟾屿、平阳昆明、苍南后坪、台州、黄岩临海、永泰后宫等地。户部尚书余公、宁远节度悦公、明五捌元老淮公均是此派风云于世之人物。
虎虎生威
虎丘黄氏吸凤栖山凤凰之灵气,扬虎丘之虎威,行敦公之坤道文化,虎丘宗系历代人才辈出,彪炳史册。更多关于黄氏资料请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