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福建农民文化周丰收的喜悦,文化的盛宴 [复制链接]

1#
来源:《乡村振兴进行时》栏目播出时间:每晚18:30“福建农民文化周”霞浦站年福建农民文化周霞浦站,在溪南镇半月里村举行,当地的畲族人民以唱山歌、共舞畲族竹杆舞等多种方式来庆祝这个丰收节,这些欢腾热闹的畲族节目表达了农民“盼丰收、庆丰收”的心情。在半月里村头的龙溪宫广场,活动以畲族歌女奉迎客茶、畲族舞蹈、畲族武术表演等原生态的形式,呈现畲族遗产文化,也营造了丰收后宾客来家中,畲族人民欢迎喜悦的心情。在畲族婚俗馆里,美丽的新娘正在梳妆打扮,在母亲的哭嫁声中,迎亲队伍开始接亲。而在龙溪宫前,村民们快乐的对歌舞蹈,迎接这场盛大的畲族婚礼。这次活动,还以集市的形式,把畲医、畲药、畲酒以及白茶、畲族银器、黄家蒸笼等闽东各地农特产品推介给来宾,集中展示近几年来,宁德市在保护和发展传统农特产以及农业深加工方面的成果。

霞浦县溪南镇半月里村*支部书记、村主任雷国胜:我们通过庆丰收、晒丰收等活动,让大家共同感受丰收的喜悦。我们更有信心把半月里村建设成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收入富裕的美丽乡村。

“福建农民文化周”三明站在年福建农民文化周三明站,永安槐南镇民俗文化展演活动中,不仅有农民自编自导的文艺节目、互动游戏,还有精彩的民俗展演活动。安贞旌鼓早先称为“旌鼓”。因与安贞堡在同一区域内,故被称为“安贞旌鼓”。安贞旌鼓起源于唐末宋初,最初是在古战场上,用来鼓舞士气或庆祝胜利之用,后来演变为在丰收、喜庆等重大节日中使用,一直延续至今。今年80多岁的罗立根是安贞旌鼓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今年刚搬了新房,也添置了新鼓。

安贞旌鼓传承人罗立根:我们在槐南镇发现,家家户户都有一面大堂鼓和小旌鼓。当地人称之鼓为房屋的心脏,起着逢凶化吉,保佑平安的作用。大鼓我们农历正月初一拿出来打一打,打到元宵,我们踩街、搞活动就打这个小鼓。我们住新房子买一套房子,都有这一套大鼓小鼓。

安贞旌鼓寄托着村民们对丰收的喜悦和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而另一个有着多年历史的民俗活动——打黑狮,是槐南罗氏家族世代相传至今特有的民俗传统节目。由十八个勇士用十八般武器轮流与黑狮打斗,最后降服黑狮,得胜而归。有着“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的永安槐南镇,文化底蕴丰厚,凭借着这一特色,形成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永安市槐南镇文化站站长罗志杰:每一周我们都会举办一次这样的民俗展演,第一个就可以扩大我们的非遗文化宣传力度。第二个也可以让我们非遗传承人增收,这样慢慢地会达到良性循环。

“福建农民文化周”漳州站在今年的农民文化周上,我们还见到了漳州布袋木偶戏。它指法细腻,表演夸张,被誉为“掌中一绝”,是福建闽南地区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戏剧剧种之一。年漳州市木偶剧团的布袋木偶戏和木偶头雕刻被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在福建省年农民文化周漳州分会场的活动现场,取材于中国古典名著《水浒传》的布袋木偶经典剧目《大名府》精彩亮相,该剧自年创作以来,历经数代布袋木偶艺术家的接力打磨创新,把中国的传统武术、杂技和戏曲艺术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表现手法轻松诙谐,几十年来长盛不衰,多次荣获国际艺术节大奖。年新中国成立后,漳州布袋木偶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不仅涌现出一批杰出艺术家,对布袋木偶舞台、道具进行脱胎换骨改造,年漳州还成立了全国唯一一所专职培养木偶专业人才的漳州木偶艺术学校,漳州布袋木偶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庄陈华,就是这个学校的第一批学生,他独创了“丑角步法”,形成了独特的丑角表演派别,把布袋木偶戏表演提高到了一个新的艺术境界。漳州布袋木偶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庄陈华:过去老师傅、老艺人他们都有创新,像我们这一代你不创新,又退回到老地方去,木偶一代不如一代那就遭了。像我们这一代演现代剧有创新了,不一样啦,要关节脚、关节腿、关节手、三节通,什么都要搞起来,到我们下一代,他们要灯光布景、多媒体什么的,要一代一代适应现代社会观众的审美。随着漳州市木偶剧团和木偶学校的发展,漳州布袋木偶戏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老戏骨”感染着越来越多的新生力量加入,让它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漳州市木偶剧团团长助理梁志煌:我们一直在学习传承老一辈给我们的手艺活,然后根据现在的设备再创新发展,还到各个学校去演出,培养幼儿、小学生对戏剧欣赏的概念,而且还把我们的演出手艺传到世界各地,去参加各地的艺术节,去宣传我们的布袋木偶戏。

木偶虽小,却保持千年匠心品质,戏台虽简,却唱尽人间善恶美丑,小小木偶,舞动戏中人生,一代代木偶艺术家薪火传承,妙手生花,指掌乾坤。

霞浦台叶志坚杨锋张羽

三明台陈诗林文辉赵琦廖伟鹏漳州台谢淑芳陈国财图文编辑海茵看都看完了,还不点这里试试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