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人一样,一个好名字也能让城市获得更多的好感,被世人所熟知,带来经济效益。
于是,不少城市找各种由头,逮着机会就改名。但改名后,有些城市的名字还不如之前的,如兰陵改名枣庄等;不过,也有很多城市改名成功的,如“大庸”改名“张家界”等。
今天,我们来聊下福建省改名最“成功”的城市,改名前默默无闻,改名后家喻户晓,你一定听过它的大名。
这座城市就是武夷山市。
是不是很熟悉?尤其是爱喝茶的读者朋友,对武夷山会更为熟悉一点,因为武夷山是我国的林区、产茶区,有武夷山大红袍等名茶。
广义的武夷山是指我国闽赣间纵贯南北的山脉,是江西的信江、旴江、贡水、琴江与福建的闽江、汀江的分水岭,两省不少河流都发源于武夷山,所以武夷山对江西、福建有着特殊的意义。
狭义的武夷山仅指其北段武夷山市所辖主峰地带的山地,是武夷山风景名胜区、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地。
不管是从广义,还是狭义的角度来说,武夷山都非常出名。
也正因为如此,原福建省崇安县趁着上个世纪末撤县设市的契机,以境内有的武夷山风景区、改名为武夷山可以获得更高知名度、进而带动城市的经济发展为由,正式更名为武夷山市。
就这样,叫了上千年的崇安县,年8月21日改名为武夷山市。
经过这一改名,别人在聊武夷山的时候,势必会联想到武夷山市。所以,对武夷山市来说,这个改名是非常成功的,带动了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整座城市的繁荣。
下面,介绍一下武夷山市人文地理常识。
武夷山市,是福建省的一个县级市,由南平市代管,位于福建省西北部,总面积平方千米,常住人口26.1万人。
别看武夷山市不大,仅是一个县级市,但武夷山市的历史十分悠久。
唐贞观年间,左牛卫上将军彭迁定居于此,召集乡民垦辟荒地90余处,形成较大的居住点,取名新丰乡,这就是武夷山市最早的雏形。
后来,由于战乱、经济重心南移等原因,武夷山市人口越来越多,到宋淳化五年(年),正式建县,也就是崇安县。
崇安县境内有武夷山穿过,非常适合茶叶的生长,是世界6大茶类中乌龙茶和红茶的发源地。
当地有一种生长在武夷山岩缝之中的茶树,也就是武夷岩茶,武夷岩茶具有绿茶之清香,红茶之甘醇,是中国乌龙茶中之,其中最为出名的当属武夷山大红袍茶。
既然当地产名茶,那自然会成为茶叶集散中心。
以前,崇安县是“万里茶道”的起点。
当地的茶叶被商人收购后,会运往今蒙古国境内、沿阿尔泰军台,穿越沙漠戈壁,经库伦(现乌兰巴托)到达中俄边境的通商口岸恰克图,一直卖到中亚和西欧地区,总长余公里,是名副其实的“万里茶路”。
为什么要把茶叶卖那么远?那当然是因为利润高啊!
西伯利亚一带以肉奶为主食的游牧民“宁可一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他们需要依靠饮茶来消食化腻;而欧洲贵族们早已养成喝茶的习惯,尤其喜爱中国的茶叶,于是武夷山地区的乌龙茶、红茶等畅销全世界。
前面提到过,崇安县之所以改名为武夷山市,是因为境内有武夷山风景区,有三十六峰、七十二洞、九十九岩、九曲溪、天游峰、玉女峰、大峰等景点,所以才在年撤县设市中,改名为武夷山市,为发展旅游经济提供更多的支持。
自此之后,武夷山市旅游经济迅速发展,闻名于海内外,是众多游客心目中的旅游胜地。
你觉得崇安县改名为武夷山市,是不是成功的案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