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顶天立地的探索福建高校着力打通科技成 [复制链接]

1#
美丽的黄皮肤爱心援助工程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180531/6294512.html


  岁末年初,多个产学研合作项目在闽启动建设——


  全国首家“氨-氢能源重大产业创新平台”落地福州。该平台由福州大学、北京三聚环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创建,围绕“氨-氢”绿色能源重大技术开展深度合作。


  厦门时代新能源研究院在厦门成立。研究院由厦门大学与宁德时代牵头共建,将依托嘉庚创新实验室与宁德时代21C创新实验室,为我省新能源产业集群持续提供创新动能。


  福州大学龙岩市永定区飞地科技园落户福州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成为我省首个落户高校的飞地科技园。


  ……


  校企合作、校地合作,产学研融合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福建高校努力与国家重大战略同频共振,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步发力,着力打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最后一公里”,进行“顶天立地”的积极探索。


  跨鸿沟,产学研合力啃“硬骨头”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在实验室的科技成果与被市场接受的商品之间,横亘着一条技术落地的鸿沟——业内称之为“死亡之谷”。福建高校也同样为之困扰,成果转化率不高,科研与市场对接不畅现象仍较普遍。如何破解?


  在年12月举行的福建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已空缺5年的福建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颁给了“复合功能化车载玻璃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这一成果。


  这个一等奖项目,由福耀集团、厦门大学、福建工程学院共同完成,在汽车玻璃的紫外隔绝溶胶新材料及其复合功能化上,突破核心技术,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并实现产业化应用。近三年来,开发汽车玻璃高附加值新产品10多种,配套国际一线汽车品牌多款车型,实现新增产值2亿元,为客户创造数十亿元的新增效益。


  产学研合力,拓展了“一块玻璃”的边界,也跨越了转化的鸿沟。


  “攻克‘卡脖子’技术,单凭企业一己之力很难完成。”该项目主要负责人、福耀集团技术副总裁蒋炳铭对记者说,这次通过产学研合力,才最终啃下了“硬骨头”。三家合作单位发挥各自优势,分别从材料、工艺、装备三方面攻破关键技术,涉及新材料、智能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


  项目合作方王乾廷教授介绍说:“这个项目是省科技重大专项。通过产学研联合实施,提升了创新能力,突破了国外专利封锁,走出了自主创新道路。”事实上,从年起,福建工程学院团队就与福耀集团保持深入合作,联合攻克了“汽车玻璃深加工关键制造技术与应用”等世界级难题项目。“眼下,我们正在联手攻克新能源汽车的全景天窗玻璃的开发。”王乾廷说。


  “要让科研走出‘象牙塔’,成果要应用,才能转化为生产力。”王乾廷深有体会地说,高校博士、教授学术能力强,但面向产业化一线开展科技创新的能力还需要不断磨炼。将实验室技术应用到一线,扎根企业,脚踏实地联合攻关,成果转化的门槛就会降低许多。


  “顶天”,研究最前沿的科学;“立地”,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实践证明,突破转化难题,研究需以问题为导向,成果需以市场为导向。


  福建农林大学林占熺教授团队,从上世纪80年代为解决“菌林矛盾”开始研究菌草技术,取得成功后,一直走在与生产发展结合的路上:闽宁协作扶贫、黄河流域治沙、援外20年助力“一带一路”建设,推动了新型生态产业菌草业发展。


  厦门大学夏宁邵教授团队,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研发戊肝疫苗,专注科学研究的同时,与养生堂公司携手20年,共建联合实验室,研制出全球首个戊肝疫苗、国产首个宫颈癌疫苗、全球首个新冠病毒总抗体检测试剂。


  福建师范大学“聚合物资源绿色循环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陈庆华教授团队,联合多个省份的资源再生利用企业,历经10年共同研发并产业化应用了“生活垃圾精细化分选与深度资源化及其废塑料高值高质利用”技术成果,实现了46.2亿元产值。


  福建高校还走出去一大批科技特派员,扎根农村、企业,到市场前沿了解技术痛点,与行业龙头企业联合共建校企研发机构、产学研结合基地等,为产业发展攻坚克难。厦门大学柯才焕教授团队历经10多年努力,首创鲍高效远缘杂交育种技术体系,催生出一条全新的高端干鲍产业链;福建农林大学廖红教授团队带动建设优质高效生态茶园,孙威江教授牵头的首批国家级科技特派员茶产业创业链实施以来服务全省80%龙头茶企……


  每一个成功的科技成果转化案例背后,都有一个默契协作、互通互融的创新共同体,一方向“下”走,了解产业一线的需求,立志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另一方往“上”走,了解院校的科研进展,并为其可持续研究提供物质支撑。


  对此,蒋炳铭深有感触:“这几年,福耀每年都向高校院所发布‘卡脖子’技术清单,到高校开展技术对接交流,厦大、福大、福建工程学院等高校都有团队接单。现在我们产品研发的底气更足了。”


  只有转化了,创新才能实现第一动力。只有高校和企业携手共建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才能跨越鸿沟,打通“最后一公里”。


  建高地,战略科创平台显身手


  “这项颠覆性技术成果年10月在《自然》杂志上发表,欣喜的是,一年后就能成功转化成产品。若没有嘉庚创新实验室这样的大平台,是难以实现的。”嘉庚创新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厦门大学教授郑南峰说。


  以郑南峰为核心的团队,开发出行业首创的“绿色铜浆”系列产品,以抗氧化高导电铜浆取代成本昂贵的银浆,市场前景广阔。目前,嘉庚创新实验室已引入投资方,组建合资公司,项目进入正式运营阶段。


  嘉庚创新实验室(中国福建能源材料科学与技术创新实验室),是厦门大学参与共建的我省首批4家省创新实验室之一。


  “在关键领域、‘卡脖子’的地方下大功夫,集合精锐力量,作出战略性安排,尽早取得突破,力争实现我国整体科技水平从跟跑向并行、领跑的战略性转变。”国家层面,正加强对关系根本和全局的科技创新的部署。福建要实现高质量发展超越,建设以国家和我省战略目标为导向的高水平科创平台至关重要。


  形势逼人,使命在肩。建设省创新实验室,是省委省政府打造战略科技力量的重大举措。年10月,我省首批4家省创新实验室正式启动,布局我省主导产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能源材料、光电信息、化学工程、能源器件等领域。其中的3家实验室,均由福建高校参与建设。


  汇聚高校顶尖研发团队的省创新实验室目标明确:在进行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和孕育新兴产业的前沿技术的研究攻关的同时,打造科技成果转化的高地。


  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国内众多薄膜场效应晶体管(TFT)液晶面板企业曾一度陷入材料断供的窘境。


  艰难时刻,由福州大学共建的清源创新实验室的侯琳熙教授团队,与佑达环保公司的研发人员联合攻关,开发出国内首款高浓度显影液,打破国外的技术壁垒。


  “佑达环保作为清源实验室电子化学品成果转移转化基地,企业研发中心和生产模拟线直接建在福州大学泉港校区内。”侯琳熙说,联合攻关后,研发的产品马上在生产模拟线进行测试,再由下游企业进行实际应用上线测试。科研成果到商品转化无缝对接,一解行业燃眉之急。


  拆除阻碍产业化的“篱笆墙”,创新链和产业链可实现精准对接。而要使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连接驶入快车道,目前,一种跨学科、跨单位的全链条组织形式,正在嘉庚创新实验室探索实施。


  能源与材料作为全球科技与产业竞争的重点领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急需。中科院院士、嘉庚创新实验室主任田中群说:“我们以国家级实验室为目标,以攻克‘卡脖子’技术、落地产业化成果为己任,力争打造能源材料领域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目前,嘉庚创新实验室正探索实施“责任专家制”,跨学科、跨单位来组织项目,涉及研发及转化全链条,即“平台支撑—创新探索—技术孵化—产业技术攻关—产业落地扶持”5大类。首批布局氢能与燃料电池等7个科研项目群,开展30余项科技攻关,与宁德时代等行业龙头在内的70余家单位广泛合作,相关产品带动产值预估达30亿元。


  近日,第二批两个省创新实验室建设再获突破。高校,依然是主力军。其中,依托厦门大学建设的省生物制品科学与技术创新实验室(翔安创新实验室)已于近日奠基;依托福建师范大学建设的省柔性电子科学与技术创新实验室(海峡创新实验室)正在全力推进中。


  同时,我省高校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积极争取设立国家级创新平台,迎来新机遇。年5月,教育部正式批复建设厦门大学国家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全国首批建设该平台的高校仅4所。“平台采取多方共建模式,主平台在厦门大学,分平台直接建在海沧区集成电路产业园及国际LED芯片龙头企业三安光电,科研设施与仪器设备面向社会开放共享。”平台执行主任、厦门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陈忠介绍说,集成电路是国家战略性、先导性产业,也是厦门重点布局产业,这个平台将切实服务国家及地方集成电路产业发展。


  以高水平研发平台引领创新,努力形成更多科研成果,更好更快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我省高校大有可为。


  树导向,营造创新创造环境


  随着我省产业发展对科技创新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如何以体制机制创新,调动更广大教师的积极性,营造更加鼓励产学研协作的环境,让更多科技成果走出“象牙塔”?


  “创新不问‘出身’,只要谁能为国家作贡献就支持谁!”年,省科技厅面向全国发布科技重大专项“揭榜挂帅”技术需求榜单,广邀高校院所和企业“揭榜”攻关,以解决问题为目标,谁有本事谁上。


  福州大学教授、闽都创新实验室副主任郭太良团队,成功揭榜由福建捷联电子有限公司提出的“大色域量子点背光显示器关键技术”攻关需求,并获得年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揭榜挂帅”项目计划经费。


  “揭榜挂帅,创新不问‘出身’,在科研领域树立了一种公平导向、效果导向,以创新能力、创新担当、创新成绩作为最终评判标准。”郭太良说,该项目利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开发高性能大色域量子点背光显示器,预计产能万台,产值22亿元。


  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实现产学研深度融合,迫切的是要破除科技管理体制机制障碍。这几年,我省相继出台了《关于促进高校和科研机构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的若干措施》《关于进一步促进高校和省属科研院所创新发展政策贯彻落实的七条措施》等系列举措,进一步赋予高校和科研机构科研管理和成果处置更大自主权。同时,探索建立省重点产业产学研协同创新重大项目目录制度,推行以“揭榜挂帅”方式策划生成项目和联合团队。年有24个项目列入高校产学研联合创新项目。


  在政策引导下,福建高校纷纷行动起来——


  去年11月,厦门大学新修订《厦门大学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组织实施管理暂行办法(试行)》,创新性地建立科技成果申请预评估制度,在赋予科技成果完成人的科技成果所有权、自主处置权等方面作出大胆探索。


  福建师范大学泉港石化研究院建立有别于传统科研院所的体制机制。作为事业单位,按照企业化的管理模式,自主实施科研项目攻关,承担政府竞争性项目、企业委托项目。以市场化的理念办研发机构,使之“轻装上阵”面向市场,大大激发了科研人员创新创业积极性。该院已与企业共建30余家院企联合研发中心,服务全省多家企业。


  福建农林大学年重新修订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充分保障成果完成人的合法权益。年共转让成果余项;年,还启动实施服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行动方案,组建了53支专业特色鲜明的服务团队,服务对接乡村多个。


  龙岩学院引导教师服务企业,设立“奇迈科技创新基金”,学校与企事业单位联合省内外科研院所、高校,组织课题组开展技术攻关,吸引多家企事业单位参与。


  破除科技管理体制机制的障碍,“放水养鱼”,激发了高校创新创造活力。同时,高校与地方主导产业发展需求结合的研究院也正在涌现:厦门大学建成平潭研究院、龙岩产教融合研究院、古雷石化研究院等,集美大学建立龙岩产业研究院,福州大学创办四家产业学院,三明学院与三钢集团联合成立闽光学院……


  福建高校广泛将创新资源导入地方产业,与企业深入开展横向科技合作,深度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升级。


  按下快进键,服务主战场,激活新动能。产学研深度融合,助力建设创新型省份,福建高校正迸发能量,展示应有的实力与担当。


  (福建日报1月13日头版头条记者黄青李珂储白珊游笑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