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吉林建筑科技学院王杨洋匠心筑梦为爱守护 [复制链接]

1#
北京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疗效好 https://yyk.39.net/hospital/89ac7_labs.html
王杨洋,吉林建筑科技学院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副院长。自年入校工作以来,始终奋斗在教学第一线,为人师表,严于律己,以其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着学生。先后多次获得“先进工作者”、“优秀教师”、“教学质量优秀奖”“教学优秀奖”等荣誉称号。主持参与省级教改项目8项,参编教材4部,专著1部。参与完成教育部、科技部、住建部项目4项,主持完成省教育厅科研项目1项,参与省级科研项目10项,横向课题1项,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SCI、SSCI检索1篇,中文核心3篇)。把好理想信念之“舵”工作以来,王杨洋老师始终把品德修为摆在为人处世的第一位,不断修身立德,止于至善,勤勤恳恳,甘于奉献,用心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授课过程中,医院通风设计、公共建筑通风、住宅排风系统等内容与专业课学习相关联,指导学生利用专业知识进行科学抗疫,切实承担着教育者的社会责任。同时,在刚刚结束的毕业实习中,主动为学生做了两场“碳中和和建筑碳排放”主题报告,指导学生进行碳排放足迹核算。用自己的行动推进低碳教育,助力即将步入社会的学生,引导学生个人成长与祖国前途命运相连。扬好教书育人之“帆”入职以来,在学校的培养下,她凭借过硬的教学能力、勤勉的教学态度,主动参与专业建设,年本专业被评为省级一流专业,本人作为硕士点建设骨干教师承担土木水利硕士点建设相关工作。多年来,王杨洋老师承担了近十门专业课程的教学任务以及课程设计、实习实训和毕业设计工作。由于独特的教学风格,受到学生一致好评。其中《工程热力学》获校级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二等奖,《建筑消防设备工程》被评为校级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为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努力把自己打造成有行业工作背景的“双师型”教师,她于年获得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暖通空调)执业资格证书,同时以需求为导向主动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摸索建筑设备试点人才培养模式,作为长周期分散实习的主要负责人,工程训练中心工艺操作实习教学方案和考核纲要的编写人,她主动学习BIM相关知识,指导四届学生的BIM协同毕业设计。并根据国家能源结构的调整和产业政策的变化及时调整专业发展,圆满完成清洁能源应用现代产业学院、工程研究中心、校企联合创新实验室等校企协同育人平台方向建设和教学文件编写工作。科研育人她注重将科研成果应用于教学实践,将科研成果融入课堂,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她在碳排放研究方面的成果发表在高水平论文(SCI二区),被国家零能耗建筑学术委转载。在年吉林省暖通空调学术交流大会,绿色学校创建工作研讨会等会议做主题报告和发言,数十次对外宣传学校绿色校园先进技术。创新和应用能力培养作为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专家,毕业设计大赛评委,她以学科竞赛带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带领学生积极参与“挑战杯”创新创业竞赛、中国制冷空调行业大学生竞赛、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BIM协同毕业设计大赛、龙图杯全国BIM大赛等各类大赛,收获颇丰。其中指导的张晓宇同学在全国BIM毕业设计作品大赛获创新应用组特等奖。划好关爱学生之“桨”日常生活中,她把自己的温暖和情感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关爱学生,因材施教,为他们的成长成才保驾护航。她认为每个学生都有长处,对在课堂上不爱听课的学生,多进行鼓励,找到其闪光点。建环届毕业生庞孜钦同学这样回忆道,“正是王老师当时设身处地为学生们着想,增开课程并亲自授课,我才能修够差的1.5学分,否则我可能都没法顺利毕业。”目前该同学在福建农林大学就读博士,累积发表22篇论文,其中一作SCI5篇,影响因子超60分。建环届毕业生郝奕钧同学在毕业设计期间与其他同学发生矛盾,回到家中欲放弃学业,并不回复任何消息。作为指导教师,与其生病住院的母亲进行了数十次电话沟通,不断鼓励学生树立信心,最终学生顺利返回学校完成学业,其母亲在电话中多次哽咽称赞“好老师”。届毕业生刘葛忠同学今年考取研究生复试过程中,在上海遭遇疫情感染新冠。在获悉事情后第一时间发信息询问学生身体情况,并看是否在毕业设计方面存在困难,鼓励他积极面对早日恢复健康。王杨洋老师以良好的师德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未来,她将继续用青春点燃学生的梦想,扬帆奋进教育路,昂首阔步向未来。(通讯员:吉林建筑科技学院庞鑫鑫)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