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海丝往事万寿塔古泉州湾海岸上最高的航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怎么能治疗 http://m.39.net/pf/a_7585947.html

作为泉州湾海岸上最高的航标,万寿塔见证了10—14世纪泉州海上贸易的繁盛。

万寿塔既是商船抵达泉州港的地标,也是镇守海口、护佑商旅的精神寄托。

该碑刻记载,万寿塔曾经在清代乾隆年间遭雷击,最顶上的塔刹葫芦尖被击毁,由当地从事航运业的富商和乡绅捐资重修。(成冬冬摄)

万寿塔塔身中空,为八角形塔心室。(石狮市博物馆供图)

万寿塔设计精巧、结构稳定,充分显示出泉州古代建筑工匠的高超技艺。(石狮市博物馆供图)

海拔米的石狮宝盖山,是泉州湾出海口的制高点,这里视野开阔,正对着台湾海峡,可以清晰地俯瞰泉州湾和深沪湾。山顶雄踞着一座建于南宋绍兴年间的石塔,作为泉州湾海岸上最高的航标塔,自创建以来,这座石塔便成为商船从台湾海峡进出泉州湾的导航标志,见证了10-14世纪泉州海上贸易的繁盛。

这座凌霄独立的石塔,名为万寿塔,闽南地区群众及东南亚地区的华侨,更习惯称之为“姑嫂塔”。

“在永宁里有石塔甚宏丽,商舶自海迁者,指为抵岸之期。”万寿塔既是商船抵达泉州港的地标,也是镇守海口、护佑商旅的精神寄托,其“望夫成石”的传说,承载了泉州民众对海洋贸易的历史记忆,令其成为侨乡百姓及东南亚华侨心中一个独具特色的文化象征。

□记者黄宝阳/文陈英杰/图(除署名外)

海洋贸易鼎盛造就艺术瑰宝

除了众所周知的万寿塔、姑嫂塔之名,这座塔最初名为关锁塔。据史书记载,宝盖山位于晋江东南滨海风口、水口交接处,古人认为“风水”关乎一方之灵气,决定人文之兴衰,僧人介殊有感于此,便募缘兴建此塔,作为“关锁(风)水口”镇塔之用,因此,该塔被命名为“关锁塔”。

风水之说如今已不可考,然而,一位僧人能够募集到资金兴建这一建筑奇观,其背后所反映出的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信息,却值得重视。万寿塔兴建于南宋绍兴年间(—年),这一时期恰好是泉州港海外贸易走向兴盛的重要时期,海外交通的发达、民众经济的富裕及开放兼容的社会风气,带来了经济与文化的双繁荣,使得这一建筑艺术瑰宝的建造成为可能。

建塔的初衷,或为关锁(风)水口,然而因为海外交通的现实需要与万寿塔优越地理位置的完美结合,使得万寿塔从建成开始,就成为泉州港的外海航标。深沪湾是泉州港通往海外的必经之路,从江口码头、石湖码头出发的船只驶离泉州港,先后经过祥芝港、永宁港、深沪港、围头港,驶向外海。万寿塔所在位置与海平面落差较大,从泉州湾出海,在深沪湾的广阔海面都能够以万寿塔为导航标志。

说到导航标志,许多人可能会联想到同为航标塔的六胜塔,两塔相距不过10公里左右,作用有何差别?石狮市博物馆馆长李国宏介绍说,六胜塔是泉州湾外港航标,主要解决商船通过大、小坠岛主航道进出泉州港的指航需求;而万寿塔是泉州湾外海航标,主要解决商船通过台湾海峡主航道进出泉州港的指航需求。两座航标塔遥相呼应,共同构成泉州港独特又完善的古代航海导航体系。

彰显泉州工匠的高超技艺

同为宋元时期的古石塔,万寿塔与开元寺东西塔、六胜塔一样,均为仿木阁楼式结构,都有设计精巧、结构稳定等特点,充分显示出泉州古代建筑工匠的高超技艺,见证古泉州先进的航海技术与繁荣的海上贸易历史。不同的是,万寿塔通塔不事雕饰,古朴粗犷。

万寿塔通体用巨大的花岗岩砌筑,为五层八角空心楼阁式塔,占地面积平方米,高22米。塔身为空心筒构造,向上逐层内收以增加结构稳定性。塔体壁中有楼梯可登塔,塔身中空为八角形塔心室。塔身第一层外有环廊,西侧接面阔三间、进深两间的石构抱厦。塔外壁角柱皆石雕作瓜棱柱,柱上以方形大斗承托叠涩出檐,第三至五层设有平坐、勾栏、逐层相错开门,第一层及第四层正对门洞的内壁上辟有浅龛供神像。

与开元寺双塔、六胜塔一样,万寿塔的结构十分科学、独特,具有良好的抗震性,也是其多年来,对抗无数次台风、地震、雷电等自然力量依然挺立的秘诀。为了加强塔体重心的稳定性,采取塔身逐层收分和每层门龛错位的做法,使得塔身压力向八个边线的垂直面平均分散。平面八角形的边缘线条曲折柔婉,每一边的立面对地基的压力比较均匀,提高了塔体抗震的性能。平面八角的每一个角都是支点,物体的支点越多,稳定性就越好。开元寺双塔、六胜塔与万寿塔都采用平面八角形设计,不仅使得看似笨重的花岗岩石组成的形态显得匀称柔美,而且在结构稳定性方面得到基本的保证。

此外,从塔体第二层至第五层的石柱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每根石柱都由三段叠接而成,叠接后的石柱有缝隙,发生地震时,这些缝隙便产生缓冲的作用,能抵抗摩擦和挤压的冲力,消减地震能量,不至于使塔柱断裂而造成塔体的倒塌,是石构建筑借用中国传统木构建筑抗震减压的典范。

象征泉州先民的海洋文化个性

因为一个流传了几百年的凄美爱情故事,对于闽南地区的民众和东南亚的华侨来说,万寿塔不仅是一个航标塔,更是一个独特的、饱含深情的文化象征,象征着泉州先民敢于冒险、百折不挠的豪迈气概和开放进取、勇往直前的海洋文化个性。

古代泉州人多地少,生存艰难,许多人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冒险远渡重洋,到海外谋生。明代泉州著名史学家何乔远在他的文集《镜山全集》中提到,早年华侨“皆背离其室家,或十余年未返者,返则儿子生育至不相识。盖有新婚之别,娶以数日离者”。石狮有一位青年名叫海生,告别新婚的妻子和年幼的妹妹,漂洋过海,约定三年后,一定返回家乡与亲人团聚。三年中,姑嫂二人每天登上万寿塔,眺望远处,盼望亲人平安归来。转眼间,到了约定归来的期限,青年乘船返回泉州港的途中,不幸遭遇狂风恶浪,船毁人亡。可怜的姑嫂却依然站立万寿塔上,等待了一天又一天,最终积思成疾,双双离世。

后人为了纪念这段凄美的故事,将万寿塔称为“姑嫂塔”,希望这座用生命凝望的宝塔成为海外游子回乡的引路导航塔。泉州从事航海经商的人,也将万寿塔视为故乡的象征,“华侨出洋,每见塔影沉海,即感离乡远去,无不潸然落泪。逢返梓,则喜登舱远眺,见姑嫂塔浮于海面,知故乡将近,则无限欢欣。”“姑嫂传奇”故事的原型在14世纪—15世纪的存世文献中已经有记载,说明它流传久远。何乔远《闽书》记载:“昔有姑嫂嫁为商人妇,商贩海,久不至,姑嫂塔而望之,若望夫石然。”寥寥数语,但传奇故事的人物、主要情节已经包括在内。若仅以《闽书》成书于万历四十四年(年)计算,“姑嫂传奇”故事定型至今已逾年,而它的起源则应更早。

“姑嫂塔传说”在民间广泛流传,使得姑嫂塔成为承载“番客”乡愁的精神载体,成为海外侨亲精神家园的航标,也使得姑嫂塔长久以来在侨乡人民心目中占有特殊的地位。

记录明清中国对外交流历史

在宋元泉州海外贸易的全盛时期担纲重要任务的万寿塔,到了明清以来,作为泉州港外海航标的功能,依然一直在延续,并见证了泉州、闽台乃至中国对外交流的许多重要历史时刻。

因为姑嫂登山望海的故事,宝盖山被称为“望郎回山”。16世纪编撰的航海指南《顺风相送》记载,望郎回山上有“姑嫂塔”,是进出泉州港的地标。祝允明(—年)所著《前闻记》记载,明宣德八年(年),下西洋船队由王景弘率领返航,六月十日,“望见望郎回山”,这是郑和下西洋船队航行台湾海峡时,以万寿塔为导航标志的历史记录。

在17世纪初期绘制的泉州地图中,“姑嫂塔”已经成为重要的地理标志。清代中期(17世纪至18世纪)绘制的《航海图》清晰标注“姑嫂塔”图标,并注明它是船舶进入泉州港的航标。与成书于18世纪的航海图书《指南正法》的描述相互印证。

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收藏的《福建海岸全图》,绘制于18世纪初期,详实地描绘了福建沿海的城镇、军事设施、港口、岛屿、河流等地理要素。其中,泉州地界清晰地标注关锁塔(万寿塔)和石湖塔(六胜塔),显示了这两座航标塔的重要地理位置。

除了见证泉州对外经济文化交流史和中国对外经济文化交流史,万寿塔还是闽台两岸共同发展的见证。道光元年(年)绘制的《霞泽乡地图》,标注“万寿塔”图标,当时朝廷已经正式开放泉州蚶江港与台湾彰化县鹿港对渡通商。该地图即注明,台湾商船进入泉州港时,以万寿塔作为导航标志。

见证闽台一家亲的精神纽带

姑嫂塔不仅是闽南侨乡的象征,也是闽台两岸一家亲的缩影。清代,随着蚶江鹿港对渡的兴起,石狮与台湾的航运交通日益繁盛。“姑嫂塔”传奇述说的“姑嫂”形象,从一个勤劳勇敢的群体,浓缩成为“顾家兴业”的文化意念,逐渐演变成闽台民众虔诚礼拜的“祈福旺家”的乡土保护神。

李国宏介绍说,台湾姑嫂信仰文化起源于清代嘉庆年间,信仰文化伴随移民开垦台湾的进程传入。与石狮移民开发、建设台湾的历史背景相吻合。石狮宝盖山姑嫂塔奉祀“姑嫂”神像,起源于宋代绍兴年间(—年),延续至清代。姑嫂塔内保留一件清代石香炉,可作为石狮曾经流行“姑嫂信仰”崇拜的佐证。

闽台学者的研究表明,台湾流传的“姑嫂神”信仰几个关键要素,都比较明确地指向其信仰的源头来自石狮宝盖山姑嫂塔。根据台湾著名导演田家玄提供的信息表明,台南后壁乡后廍村正心堂,奉祀金府千岁、杨府千岁、福德正神、张府妈祖(张兰)、吴府妈祖(吴秀梅)。其中,张府妈祖和吴府妈祖被尊为“姑嫂神”。据说,后壁乡黄姓先祖于清代从泉州迁徙台南开垦,奉请从宝盖山姑嫂塔分灵的“姑嫂金身”随船护驾来到台南。相传,凡遇凶灾之年,“姑嫂”随即化身拯救民众。

类似的故事也在台湾云林县流传。根据多次为闽台对渡暨蚶江海上泼水节活动牵线搭桥的台湾文化人士蔡崇熙介绍,清代嘉庆十八年(年),福建晋江移民迁徙台湾云林开垦,携带“姑嫂金身”作为保护神,庇佑航海平安,小姑吴秀梅,大嫂张兰,相传为泉州人。夫君航海在外,姑嫂两人登山望海,盼望亲人回航,日久坐化成神。时常显灵,救民疾苦,保佑航海顺利。民众遂在云林县土库乡建造“圣安宫”,奉祀来自祖家的“姑嫂神”。

跨越多载时光和风雨,万寿塔依旧挺立,依然如慈母一般守护着海内外的远航人,她的动人故事,至今仍在海内外传颂。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