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闽东之光郑健雄谢翱籍贯再辨考 [复制链接]

1#

本文转自:宁德网

谢翱籍贯再辨考

摘要:谢翱故里众说纷纭,有粤人说、闽人说、延平说、浦城说、建宁说、福安说、霞浦说等,莫衷一是。现以史上留存的谢翱官方史料、地方族牒、私家记载等多方资料为佐证依据,寻找古代文献中的蛛丝马迹,探讨确认谢翱出生地为福安穆阳樟檀坂,对穆阳樟檀坂进行方位考证,并可透过地方民间记载探究郑缪谢三家之渊源。

谢翱一生颠沛漂泊,且忌于元季,行事为人多有隐讳,及至现代一些人为因素,以至于衍生出谢翱故里之争,有粤人说、延平说、浦城说、建宁说、闽人说、霞浦说等等。本文据所收集资料试作辨析,至于其迁徙踪迹、作品流传、世系传承、子孙繁衍等内容,不在本文考证范围。

谢翱出生于福安穆阳樟檀坂

南宋淳祐九年()是福安穆阳历史上十分重要的年份,三月,朝廷重臣、福安建县功臣,端明殿学士、同签书枢密院事郑寀病逝。而爱国诗人、“福安三贤”之一的谢翱诞生于穆阳樟檀坂。这两位在南宋史上声名卓著的人物,都曾生活于穆阳东北部的樟檀坂利塆,是不折不扣的同乡。

谢翱年少即随父徙居浦城,咸淳元年()晋京科举,不第,自此纵情于山水和诗文,羁留在临安(今杭州),以文会友,“慷然求诸古以文章名家”。宋德佑二年()正月,元兵攻陷临安。五月,宋端宗在福州即位,改元景炎。谢翱尽倾家资赴国难,率数百乡勇投奔文天祥,被任命为“咨议参军”,随文天祥转战闽、赣、粤三省。年2月南宋军与元兵在崖山决战失败,南宋灭亡。谢翱则浪游江浙,终至飘泊异乡,贫病至死,友人葬之于严子陵钓台南。

谢翱本人多次自称是“粤人”,有时称“延平人”或“建宁人”。好友方凤和吴谦根据汐社组织所收集的会员资料,在其撰写的《谢君翱行状》和《谢君翱圹志》中将其籍贯写为“福之长溪人”。此后,明初主修《元史》的宋濂撰谢翱传,《浙江通志》《福建通志》《严州府志》《新元史》,杭州、桐庐、浦江、浦城等地的县志所载谢翱传,都记载为谢翱籍贯为长溪。明人徐沁、张潮《谢翱年谱》也说谢翱“世居福州长溪。”

长溪县故治在今福建霞浦县南约三十里。近人有关谢翱的文学史著作或一些古典文学作品的题解,或以谢翱为霞浦人。其实,长溪(今称赛江)是闽东最长的河流,古长溪县也因此得名,福安县据有长溪流域的主要部位,宋长溪县域包括今天福建省的霞浦、福安、宁德、福鼎四县及其附近的一些地方。即使到宋淳祐五年()福安建县后,很长一段时间,生活于长溪流域的福安民众仍习惯称自己为长溪人。明清两代各版本《福安县志》大量收录谢翱传记、祠祀、故宅、作品、凭吊文章等,形成严密完整的证据链。

官方史料记载很详备,明嘉靖十七年()天一阁版《福宁州志》卷十一·人物·隐逸,载谢钥父子为福安“十八都穆洋人”。清乾隆()福宁知府李拔版《福宁府志》同书卷二十一·人物志·忠节·福安:“谢翱,字皋羽,后徙浦城。父钥,以孝称。通《春秋》,翱世其业……”同书“乡贤祠”条目:“在大成门右。祀……谘事参军谢翱……”卷三十四·坛庙·福安:“三贤祠在鹿斗,明万历四十七年,知县张蔚然建,祀薛令之、谢翱、郑虎臣三贤……”

万历版二十一年()《福宁州志》卷十一·忠义·福安:“宋谢翱,字皋羽,钥子,咸淳初试进士,不第,落魄漳泉间,会元兵南下,文丞相天祥走海上至闽,檄郡大举勤王,翱倾家赀,率兵数百人赴难,遂参军事……”

明万历二十五年()版《福安县志》,卷九·杂纪志·故居·宋:“晞发处士谢翱居,穆洋樟檀坂”。明万历年间在编写《福安县志》时,就已发现存在谢翱传记署长溪县而被误以为他是福宁州人(霞浦)的问题,所以在县志谢翱传文末特意进行说明更正,卷七·人物志·忠义·宋:“谢翱,字皋羽,谢钥子,穆阳十五都人,徙居浦城。弱试进士不第,游漳泉。会文天祥开府,杖策诣之,署谘参军……州邑原俱为长溪,故新州志误作州人,今正之。”

清道光二十二年()版《大清一统志》,卷三百三十四·人物:“谢翱,字皋羽,福安人。父钥,有至行,翱徙居浦城……”同卷“谢翱故宅”:“在霞浦县治后街又福安县西三十里穆阳漳檀坂亦有翱宅。”

清光绪十年版()《福安县志》,卷二十二·人物·乡贤:“谢翱,字皋羽,谢钥子,穆阳十五都人,徙居浦城。弱试进士不第,落魄漳泉间。文天祥开府剑南,翱倾家赀率兵数百人勤王,长揖军门,遂参军事……按:谢参军故里在穆阳樟檀坂,其后转徙流离客游吴越,惧人之虞我也,踪迹终不白明,故后之传之者,或谓粤人、建宁人、延平人,即其友方凤为状亦谓福之长溪人,盖理宗淳祐五年始,析长溪县为福安,皋生于淳祐九年,初置郡县称名者或仍沿其旧要,其世居安邑,其母穆阳缪正字烈之女,明缪邦珏重镌《晞发集·序》亦详述之,邑有名贤钓游之乡,山川生色,是不可以不辨也。”

清光绪版《福安县志》,卷三十一·古迹上·宋:“参军谢翱宅穆洋樟檀坂”附清陈从潮吊谢参军故里诗:“文山昔勤王,义举为倡始。参军本同志,大义素所矢。五坡战血干,大厦悲倾圯。先生计无复,孤忠抱亹亹。感激上西台,匪徒哭知己。嗟彼雪楼徙,与公宁足比。结股连脽尻,一荐如趋市。悠哉汐社人,于秋炳青史。忠既屈同调,词亦骚堪拟。文章感流别,斯人应继起。桑梓钦前徽,徘徊吊故里。何处歌朱鸟,残日下江水。”陈从潮字瀛士,号韩州,上杭人,乾隆庚子年乡举第一,从其诗中可以看到陈从潮曾访谒谢翱故里,樟檀坂在乾隆年间仍存谢翱故宅。

地方族牒记载:清康熙五十六年谢氏十六世孙谢麟峰的《院前谢氏宗谱·序》云:“昔谱所载,祖系浦城,族势蕃衍。时瞻公、晦公、庄公、灵运公、朏公俱为南、宋朝显宦……惟时族中散乱,及钥公字君启者,始迁长溪穆阳樟南坂利湾居焉……以春秋学为妇翁缪正字烈所器重,钥公生翱公,字皋羽,仍又徙居浦城……”四世世系表为:景晖公-嘉公-钥公-翱公,并注明钥公从浦城迁穆阳樟南坂利湾,“娶缪氏”“生子翱”。

清陆景孟《重修院前谢氏宗谱》序云:“院前谢氏,乃先生(翱)之嫡派也……晞发先生讳翱公,为三世钥公之子,世居浦城。自钥公由浦城迁邑十五都穆阳南坂即樟南坂,旋,翱公以变故流离归浦城”

穆阳乾隆《缪氏族谱》载:“(缪)烈,字允成,行五七,号仲山。配戚氏,生子一,懋国;女一,适同乡樟南坂谢钥。”缪烈为宋理宗嘉熙元年礼部省试省元、嘉熙二年进士、秘书省正字、抚曹侍郎。谢钥,号草堂,性笃孝,终身不仕,闽东经学名家,著有《春秋衍义》十卷、《左氏辨证》六卷传于世。

私家记载比较多:宋吴谦(婺州浦江人,字仲恭。任月泉书院学录。与方凤、吴思齐、谢翱为道义交,宋亡同寓居谦家。翱卒,谦为料理丧葬,刻石志墓。)《谢君皋羽圹志》云:“谢翱,母缪氏,秘书省正字烈之女。”翱母事不详,其外祖父缪烈,今存旧本《福宁府志》《福安县志》中的“选举、人物、古迹”诸目均载其事。大略云,缪烈字允成,穆阳人。少有大志,颖敏嗜学。南宋嘉熙元年()省试第一,次年登进士第。任福州教授,后迁秘书省正字,授抚曹侍郎。曾著《春秋讲义》十卷、《仲山集》数卷,死后葬本乡池柄山。

明代侯官人王应山(-?),字懋宣,号静轩,侯官县(今福州)人。博览群书,无意功名,足迹遍历八闽。其《闽都记》记载:“谢翱宅,在穆阳。父钥,有隐德,为妇翁抚曹缪烈所重……”据《闽都记》出版说明:“明万历九年(),编成《闽大记》,万历四十年,以80岁高龄写成《湖山记胜》一书,后又进行实地考察,纂成《闽都记》。”且在《闽郡记》中可找到王应山对福宁州、福安县的建制沿革介绍,及“穆阳在十八都”的记述。

明陈鸣鹤撰《东越文苑》(约成书于年),卷四·列传:“谢翱,字皋羽,福安人……”清陆心源光绪三十二年()刊《宋史翼》,卷三十五列传·谢翱传:“谢翱,字皋羽,福建福安人。父钥,性至孝,丧母庐墓,哀毁动人,绝意仕进,闭户治《春秋》《经》《传》,翱世其学……”

福安图书馆藏二部清光绪丙子年()镌本《晞发集》,系韩阳秋井家塾藏版,版主叶韶桐于卷首云:“先贤谢皋羽先生,福安穆洋人。西台恸哭,声振千古,有《晞发集》传世。读其诗者,称其精致奇峭,有唐人风,未可例于宋视之也。惜年久版亡,黄霞轩师珍藏一部,卷数全备,云得之郑肯堂太师翁。丙子岁春,师以是集招韶桐,曰:‘余欲将是集依本重刊,以广其传,苦无资本,君其有意乎?’韶桐受而读之,句奇语重,不能窥其万一。但先贤为邑名人,不可使其集失传也,因不吝资,遂付手民,以承吾师之志。”民国二十二年()版《闽侯县志·孝义上·郑璿》载:“郑璿,字子中……子郑恭,县学生,补抄谢皋羽《晞发集》五卷至八卷,为之后序。”

近代化学家、编译家、教育家长乐人郑贞文(-)《〈铁函心史〉〈晞发集〉合刊》序中记述:“旋奉令编辑《闽贤事略》,仅知翱为长溪人,未审属今何县,盖福宁府古称长溪,颇疑籍隶府治霞浦,去冬视学闽东,询父老,考志乘,始知谢为福安穆洋人。其母家缪氏,今尚为穆洋望族,邑人郭君虚中,以《晞发集》见赠,秉烛尽之,气为一振,犹三十年前读《心史》时也!”

作品序文:《晞发集·序》,张蔚然,明万历四十四年任()福安知县,万历四十七年(),倡建三贤祠,春秋祭祀薛令之、谢翱、郑虎臣三贤。序曰:“……有宋遗民谢皋羽,哭文信公声闻千秋,是其所棲魄处,皋羽生长溪就室吾杭,筑室西湖上……”

《晞发集·序》,游朴(-),字太初,号少涧,生于今柘荣黄柏。历任刑部郎中、广东按察司副使、湖广布政司参政等职。任万历版《福宁州志》总裁:“……先是余友丁阳缪君,惧乡国之文献或湮灭而无述,手加校订未及梓而逝,至今丙申岁,其嗣邦珏始募工付剞刻,以成父志,盖皆重民彝,而尚友古人,有足嘉者,余与缪氏有世谊,而又雅慕皋羽之为人,因次其语,而弁诸首,以寓景行之意云。”

游朴所说的穆阳缪一凤(—),字朝雍,号丁阳,明嘉靖三十一年()中举人,当任过江西石城、宁都县令,缪烈裔孙。颇有政声,并以乐善重义著称乡里。他在《晞发集·序》中有诗曰:“可怜当日西台泪,并作桐江日夜流”。且称皋羽为同里樟南坂人……

《晞发集·序》,徐火勃(-),字惟起,一字兴公,别号三山老叟等。闽县(今福州)鳌峰坊人,明著名藏书家、文学家、目录学家。其序曰:“……虎(武)林张维城先生来令福安,正皋羽所生之地……”

现代考证:辽宁大学中文系编,海峡出版社年版《中文专业课图表》:谢翱(-)诗人。字皋羽,号晞发子,福安(今属福建)人。后迁居浦城(今属福建)。人民文学出版社年版《宋代文学史》第十九章宋末诗人(上):谢翱(-)字皋羽,字皋父,长溪(今福建福安)人,后徙居浦城(今属福建)。上海辞书出版社年版《宋诗鉴赏辞典》,谢翱传:谢翱(-)字皋羽,晚号宋累,又号晞发子,福安(今属福建)人。后迁居浦城(今属福建)。《辞海》,谢翱:“……福安(今属福建)人,后迁居浦城……”

宁德师范学院林石《谢翱事略与地方名人的乡籍之争》文中写道:“有人以谢翱出生前四年()已析长溪地置福安县作为反驳的理由,不过,古人乃至今人报家门往往习称祖籍(父籍),故翱虽生于福安,但也可自称长溪人。否则,岂非共同生活在一起的谢钥、谢翱父子都要说成是两个地方的人了。”

我们注意到官方个别文献资料中谢翱故居加入了霞浦县治后街提法。遍查霞浦谢翱宅说法,居然是以当地民间的传闻为依据,对当地谢氏谱牒先祖名字边旁部首进行推测,含糊其辞得出的结论,没有任何直接证据。谢翱避祸居住过的很多,后街说缺乏有力证据支持。

穆阳樟檀坂方位考证

樟檀坂所在因历史沿革,族群迁徙、开发利用、生态演化等原因,村庄形制乃至地名都有很大的变化,但从当地史料族谱认真考究还是能找到其中的关联。谢翱第十四世孙谢宪《修三贤祠记》和与谢氏后裔有姻亲的邑庠生阮瞻云道光五年撰《重修谢氏宗谱·序》中记载谢翱的曾祖谢景晖“肇基穆水畔”,翱父谢钥“居樟南坂利湾,与郑先生寀家居对面”。

成书于道光二十九年的溪潭《院前谢氏宗谱》载:“钥公由浦城迁邑十五都南坂,即樟南坂。”清陆景孟《重修院前谢氏宗谱·序》也明载:“钥公由浦城迁邑十五都穆阳南坂,即樟南坂。”清康熙《御定佩文韵府》卷二十二载:“福源山在福安,上有三山,下宋郑寀、谢钥居此”。可见郑寀、谢钥的住宅相距很近,甚至可能只是门对门的距离。

明何乔远的《闽书·方域志》载:“福源山,上有三峰,高耸如凤舞,名凤翔峰。有狮子岩、普照岩、幞头岩。山下有穆洋,宋郑寀所居。”这三峰至今都可以找到地名印证。西铭《郑氏族谱·嘉靖序》载:“郑寀之祖郑安夐于宋淳化初徙居福州南台,郑康与兄郑寿,复自南台而移家于长溪之穆洋福苑,别名利湾。”郑寀家居十五都福源山下利湾是没有争议的。

穆阳缪氏族谱中也有利塆的大量记载,如“缪朝绣,乾隆戊申年墓在本都利塆里地方”。“乾隆庚寅年墓在本村利塆”“小穆蓝田土名老虎塆,祭田坐落十八都小穆地方”等。清乾隆穆阳《缪氏族谱》还有利塆方位的记载:“蓝山上到山顶下至田,东至利湾口,西到岭头丫。”根据这些记载,利塆的方位就可以很容易地找到。(清后资料“塆”一般都写成“湾”。)

西铭郑氏族人认为,利湾在穆阳橄榄头上去,往原福安三中农场方向的林家都附近,西铭《郑氏族谱》仍保留这周边山林的权属记载。在民间的查访中,一个七十多岁的穆阳缪氏阜老很明确的指出,利湾就在现在的和平洋一带,现在仍延用此地名。桂林农人认为秀溪村前靠近溪的那一片叫樟林坂。显然,十五都福苑利湾、十五都南坂、樟南坂利湾,应该都是相同或相近的地方。对谢翱颇有研究的福鼎老作家周瑞光说:“谢翱家居就在穆阳桂林坂。”

据福安罗承晋回忆:年,有人持六十年代福安县政协翻译油印的《福安县志》称,谢翱的家据说在名叫小穆的地方,在橄榄头上去原磨房一带。清光绪十年《福安县志》卷四山川·桥梁:“小穆石桥,乾隆三十八年()副贡莫元志、监生余振铣、缪时俊董造,建亭其上。”这座石桥可能毁于年的啸溪(也称秀溪)大洪水,但在古磨坊沿溪小石桥上仍可以找到原石桥旧料残件。福安档案馆藏民国33年绘制的福安段丘图目录,这里仍使用小穆地名。

传说谢翱之父谢钥家经营磨坊,那么应该是在靠近溪流的位置。啸溪(秀溪)边上现仍有个废弃的磨坊,但应该不是当年的磨坊。啸溪史上曾多次发大洪水,原有的遗址应该早就不复存在了,仅年就有一次大洪水,几乎夷平整个啸溪下游,这个磨坊很可能是在原址上重建的。从实地看,郑氏大厅祖屋宅基与老磨坊正面相对,视线所及,相距不超过米。

据西铭《郑氏族谱》记载,郑氏多位先祖墓在利湾后山,我们在西铭郑氏中找到一位负责祭扫郑氏先人墓的八旬老人郑寿荣。经其指认,在林家都后山找到了郑氏祖先墓园,以及下方坡地上还有些宅基遗址,说明现林家都一带是古利湾的一部分,这与当地郑氏宗祠的记录相符合,在郑氏历代续修谱又称其为小穆仓园,即是郑氏大厅房郑寀宅的所在。

我们注意到,在史料记载中多处提到穆阳十五都、十八都,这是很准确的方位说法,谢翱出生地必在这个的范围之内,在宋代,穆阳溪流域开发最充分,文化积淀最深厚的就是穆阳、廉村一带,因通水路,工商业发达、舟楫往来十分便利,是闽东北的交通要道,至今仍有大量穆阳人在浦城、政和、周宁一带从事商业经营。

啸溪下游应该是十五都的原始界线,溪北属十五都,溪南属十七、十八都,但由于土地产权的变更及河流的改道,这条界线有所交差,呈犬齿交错,比如啸溪下游溪北有部分地块属于十八都,那么主体在溪北并延伸到溪南的利湾列入十五都是合理的,这里正是十五都最南端的坂湾,而有的人却误以为是十八都,同时又与十七都桂林接壤,与历史文献记载是相符合的。

福安西北的晓阳,与周宁(原为宁德的一部份)、寿宁二县相接,属于九都、十都一带。可以肯定的是,当时属于穆阳的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都,是不包括今日的晓阳。

郑缪谢三家之渊源

郑谢两家同住于穆阳樟南坂利塆,家居对面,缪氏为穆阳望族,相距甚近,三家之间关系的确非同一般。谢氏从浦城迁樟南坂,翱未及成年又随父亲返迁。郑寀与谢翱之间并不存在交集的可能性,但两家间同时代的人物,比如郑寀与缪烈、谢钥间一定是存在交集的。南宋绍定二年()郑寀中黄朴榜甲科进士,端平三年()50岁的郑寀调任两浙漕司干官,莅职逾月,父亲郑之明过世,郑寀丁忧返回穆阳利湾。嘉熙元年()缪烈乡举中省元、嘉熙二年()中周怛榜进士,这丁忧的两年十个月时间,郑寀、缪烈及谢钥的先人都同住乡里。

遍查郑氏族谱,郑氏先人娶缪姓女子的比比皆是,郑寀高祖郑耸娶溪南缪氏,郑寀曾祖郑绍娶楼下缪氏,郑寀父亲郑之明娶溪南缪氏八娘、续娶楼下缪氏,谢翱父谢钥娶了楼下缪烈的女儿,其时缪氏尚未发族,说两家有姻亲关系是可信的,从辈份来说郑寀的辈份应该要略高于缪烈。谢钥岳父缪烈省元出身,曾任福州教授,后迁秘书省正字,授抚曹侍郎,曾著《春秋讲义》《仲山集》。谢钥师从岳父缪烈,尤精于《春秋》之学,著有《春秋衍义》《左氏辨证》,为闽东经学家。郑家数代为乡学先生,“宫保少树行艺,推三舍,宫傅以风义闻一乡,至宫师学博文高,为乡先生,后进尊事,时人越百里以求教”,谢翱幼年受良好教育,也必定能得此传承教益。

郑氏推崇程朱理学,郑寀堂叔郑之悌(-)淳熙十四年()考中进士,历任无锡县令、太常寺丞、严州知府和湖北提举使,嘉定九年(),他在严州知州任上,遇到了朱熹得意门生陈淳,郑之悌亲率严州僚属学子数百人,延请陈淳留在郡庠讲学。郑寀师从朱熹高弟辅广(汉卿)和陈淳。在清代学者王梓材、冯云濠所编《宋元学案补遗》中,辅广、郑寀(父子)、陈普、熊禾等人,均记载于“潜庵学案篇”,与朱熹女婿闽县黄榦也是师友关系,可窥见其师承。

谢翱对郑氏族人还是很有感情的,他曾为与利塆郑有兄弟渊源的义门郑写过一首诗《义门曲》:“金蓉山上云采采,白麟溪前水归海。溪中赤文长鲤鱼,恨无神翅谒龙威。广陵城头大风急,吹散游魂归未得。不结琼英后土祠,当充兰佩离骚国。富贵易夺生莫移,谁肯杀身为联枝。鹡鸰原上赴急难,我有冠裳可不如。子孙至今无裂籍,六代传来犹一日。白头秀才夸能文,得似君家好弟昆。”对郑家兄弟极尽赞美之词。

谢翱少年时曾随父离乡远游,历经国破家亡,从此隐姓埋名、颠沛流离,于苦痛之中成就文坛诗名。谢氏第十七世孙谢宪于乾隆二十一年所撰《修三贤祠记》中记述:“大元时,在穆阳地方建三贤祠(仰止祠,祀穆阳三贤郑寀、缪烈、谢翱),春秋崇祀。及至明万历四十七年,知县张蔚然公念及薛令之、谢翱、郑虎臣,欣然创立祠宇于福安城内龟湖山下。”福安三贤祠在福安民众心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古时当地学子考试前都有敬拜三贤的习惯,而今依旧让人追忆、景仰。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