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性法师对营造企业自己宗教信仰的看法
本性法师与国家宗教局局长叶小文
中国佛教7月13日讯 在人们眼中,宗教似乎与企业管理搭不上关系。然而就宗教这样一种组织来说,高达几千年的长寿却让现今很多企业家挂在嘴边的“打造百年基业”望尘莫及。
细细品味宗教千百年走过的道路,我们突然发现,宗教发展至今已经把许多管理学的原理发挥得淋漓尽致。就在近日凌顶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的一场企业家沙龙上,来自福州开元寺的释本性法师用佛教的大智慧,解析企业如何象宗教那样历久不衰。
成功缘于精神层面管理
现代企业家能想像企业在自己家族手中维持14个世纪吗?创建于578年至今仍在营业的日本寺庙建筑企业金刚组曾有这样的运气,但2006年初金刚组被收购。因此,美国《家族企业杂志》日前把全球最古老家族企业的头衔给了日本的粟津温泉饭店,该饭店至今已有1289年历史。本性法师介绍说,相比宗教组织,这两家企业可就是小巫见大巫了。不论是2551岁的佛教,还是2007岁的基督教,又或者是最年轻的天主教,都比世界上目前现存的最长寿的企业还要长寿许多。
除了长寿之外,宗教也拥有众多的信徒,好比是众多的企业员工,他们虔诚、忠心并时刻规范自我的行为。以佛教为例,目前全球拥有60多万座寺庙,教职人员300多万,信徒5亿余人,知道它的人更是达到40亿之多。
众所周知,企业中人不仅仅是“经济人”,更是“社会人”、“自我实现的人”。对每个人顺利成长而言,不仅需要养分和物质激励,同时还需要阳光和理想主义的精神激励,这两个基本方面都是不可或缺的。有时候,心力的凝聚、志气的激发,要远远比物质刺激更重要。宗教成功的一大秘诀,就在于他有强大的精神支撑力量,换句话说就是一种信仰。
“企业管理就是要从自觉管理到信仰管理,再从信仰管理到自觉管理。”本性法师在开场就道出了企业管理的精髓。让企业有信仰,就必须从企业体制、企业体验、企业宗旨、企业理论和观念等各个方面打造企业的神圣性。围绕企业树立起长远的与社会发展相联系的终极目标,让企业的每一个成员能够向着这同一个神圣的目标共同努力。
营造企业观念的神圣性
有人说企业是世俗的产业,怎可与佛家的神圣相比,但本性法师认为,神圣性并不是遥远的事情。尽管企业是世俗的、逐利的,但是这并不妨碍,因为企业的发展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打造属于企业自己的神圣性并不难。而要让企业具有神圣性,首先要把企业命运与社会发展相联系,赋于企业终极目标神圣色彩,同时让企业的创立者或是企业主具有神圣的色彩,这并不是让企业将企业家和创立者个人神圣化,而是将他们创业的过程和事迹神圣化,由此根植在员工的心里。此外,提升企业宗旨的高度有助于塑造企业和企业主的神圣性。这其中包含了企业事业神圣性、企业员工的神圣性、企业具有纪念意义物品的神圣性的宣传,还包括了建立企业的纪念馆、陈列馆和创造企业象征物、标志。
让企业行为充满神圣性的色彩
本性法师认为,在企业中,员工身上只有商业的元素是悲哀的,员工为企业服务,不仅仅是为了企业的商业行为,更要让员工在精神的层面体会到在企业中的快乐。而企业象征物、企业保护神的尊重、企业纪念日等等元素都能让企业在员工心目中变得庄严。好比宗教中的祭祀行为、祈祷行为、忏悔行为等都是净化人的精神、克服人的傲慢自大情绪的好方法。这些比单纯在企业中批评员工、惩罚员工更容易让员工能够接受。
营造企业体验的神圣性
不论是宗教的信徒还是企业的员工都不是纯物质的追求者,只有让员工在企业的体验中感受到神圣才能让员工投入地工作。这需要培养员工的依赖感,让员工感受到和企业的命运是联系在一起的,自然就更能卖力的工作;而培养员工的惊异感则是激发员工自我创造的良好方法;培养员工的罪恶感和羞耻感有助于员工更好的自觉完成企业交给的任务;此外,道德上的净化是培养企业员工诚信的一剂良药,企业家要在平日不断的宣讲中强调道德的神圣性,事实表明,只有诚信的企业才能走得更远。
强调企业体制的神圣性
优良的体制管理是企业正常运作的保障,要让企业日常事务的管理成为一种精神的管理。正如佛家弟子在每日都要念经诵佛,看似日常的事务,实质上是一种精神上的管理的方式。其次,强调企业理念的信条化,将企业文化成为一种人生信条才能让员工更加与企业融合。人是一种气氛动物,在企业管理中,适当的礼仪体制化是调动员工积极性的重要方式。
对于神圣性的作用,本性法师认为,企业神圣性的塑造不仅是提高员工的操守,认识工作的意义,更是起到凝聚人心的作用。而在企业面临危机的时候,神圣性往往能够起到整合的作用,员工的团结一致更能整合企业资源。因此,经营企业更是经营信仰和价值观,当企业主成为教主、员工成为企业的信徒时,超越经济范畴的企业终极目标才能得以实现。企业要长久,就是要将企业宗教化。(信息来源:福建工商时报 文/本性法师 图/佛教)